南石头遗址:一段不容忘却的沉重记忆

广州南石头8604部队遗址是侵华日军细菌战的历史罪证,如今作为文物保护单位警示世人勿忘苦难、珍视和平,彰显民族从屈辱到自强的历程。

在广州海珠区南石头一条僻静的小巷深处,藏着一处许多人不曾知晓、却绝不该被历史遗忘的角落——侵华日军波第8604部队细菌战遗址。这里曾是南石头监狱与海港检疫所的所在地,如今,它作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静默地矗立在都市的脉络之中,如同一个无声的证人,诉说着一座城、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

走出地铁11号线棣园站,我跟着导航拐进纵横交错的小巷。傍晚时分,夕阳将斜未斜,老城区错综复杂的窄道显得格外幽深。走错几个岔路后,心里不禁有些发紧——天色正在转暗,而我要去的地方,恰恰关联着一段充满黑暗的历史。

终于,在一个半圆形的下坡转角,我找到了它。

树木蔽日,墙面斑驳,青苔悄然攀上旧墙。坡底一栋结实的双层建筑蓦然出现在眼前。门窗紧闭,四周安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还没看清门牌,就先看到了地上摆放的、已经枯萎的花束——有人来过,有人记得。

这里,就是8604部队当年进行细菌战研究与人体实验的核心场所。

我站在锈迹斑斑的牌子前,读着上面冷静而克息的文字,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嘶吼。这栋楼曾是海港检疫所办公楼,对面就是南石头监狱旧址。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波字第8604部队”在此以中国军民为实验对象,实施惨无人道的细菌武器研究。据史料记载,超过万名无辜百姓和战俘在这里受尽折磨、失去生命。

抬头望去,建筑正门柱上还残留着当年的标语,顶部模糊的字迹与图案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沧桑。这栋楼沉默地立在那里,墙内是再也无法说出口的痛楚,墙外是如今车水马龙却从未遗忘的城市。

我绕到建筑后方,从一个略高的坡上回望——整栋楼在渐暗的天色中显得肃穆而苍凉。想象当年,这里高墙铁网,哭声无门,是真正的人间地狱。而如今,它被保留下来,不是为延续痛苦,而是为拒绝遗忘。

值得欣慰的是,遗址对面就是派出所,大门上庄严的国徽在落日余晖中熠熠生辉。这仿佛一种象征:历史痛楚已被铭记,而新时代的中国早已有足够的力量守护人民的安宁。

据了解,南石头监狱遗址目前正处于保护与规划阶段,未来或将建成纪念馆向公众开放。这意味着,这段屈辱的历史将不再是角落里无人知晓的疤痕,而会成为民族记忆的一部分,警示后人,唤醒良知。

离开之前,我面朝遗址深深三鞠躬。转身时发现,不知何时,坡道上已有人点燃了蜡烛和香,摆放着简单的贡品。暮色渐浓,那簇微小的火苗在风中轻轻摇曳,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亦是对和平的祈愿。

回望遗址,落日最后的余晖穿过枝叶,安静地落在这片曾经饱受苦难的土地上。那一刻,情绪难以言说。沉重,却不绝望;悲痛,却更坚定。

我们走过苦难,因而更懂得和平的珍贵;我们铭记历史,所以才更加珍惜当下的尊严。正如今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震撼世界的大阅兵所宣告的:中国已不再是百年之前积贫积弱的中国。我们有能力守护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人,也有信念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南石头遗址的存在,从来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提醒活着的人们:有些历史,不容淡化;有些真相,必须铭记。唯有如此,逝者才真正安息,生者方能坚定前行。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