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末路:当玄学骗局遭遇现代刑侦

泰州警方抓获一冒充“玄学大师”的诈骗团伙,其落网时被警方诘问:是否算到自己有此一劫。

“今年农历六七月,你儿子可能会出车祸……”屏幕那端的“大师”语气凝重,这声预警如同惊雷击中江苏泰州的傅女士。爱子心切的她来不及细想,便将19800元转入对方账户,祈求“消灾解难”。她不会想到,这位能“窥探天机”的大师,此刻正坐在嘈杂的写字楼里,照着话术本表演——而警方收网时那句灵魂拷问:“有没有算到自己会被抓?”彻底撕破了这场精心编织的骗局。

​一、 陷阱:免费算命背后的千层套路​

2025年6月,一则“免费测算运势”的广告跳进傅女士的手机界面。当时她正为丈夫的病情焦虑,便按提示添加了“玄学大师”微信。对方先是称其“有佛缘”,随后抛出3999元的风水课程。当傅女士完成初级课程后,骗子祭出经典话术:“你很有潜质,但需19800元深造才能参透天机。” 最致命的击溃来自心理操控。见傅女士犹豫,“大师”突然压低声音:“天机不可泄露,但你儿子近期确有血光之灾。”这番话精准击中为人母的软肋。直到对方要求她“带10万现金独赴后山作法”,傅女士在妹妹提醒下才惊觉报警。天目山派出所副所长储玥飞回忆:“受害人转账时手都在抖,骗子却同时在给20多人发送同样的话术。”

​二、 揭密:写字楼里的“奇门遁甲”​

警方收网时,诈骗窝点的场景令人瞠目:某写字楼内,800多件八卦镜、罗盘等道具堆积如山,而所谓的“大师”竟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的“法术”实为标准化流水线:推广组在短视频平台投放“免费算命”广告;话务组按剧本扮演大师;售后组则负责安抚质疑的受害人。 更讽刺的是,警方在查获的培训资料中发现《心理学操控手册》,其中明确标注:“针对子女健康、婚姻危机类客户,用灾难预言制造焦虑最有效。”该团伙甚至搭建了虚假的“法术展示间”,用特效制作“元神出窍”视频。而这些“大师”多数仅培训一周上岗,连《周易》卦象都认不全。

​三、 暗流:3000人的焦虑如何被收割​

警方调查显示,该团伙5个月内诈骗3000余人,受害人涵盖白领、企业家、退休教师等群体。为什么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仍会陷入此类骗局?犯罪心理学专家分析:“诈骗团伙精准利用了当代人的不确定性焦虑——疫情后经济压力、职场竞争、家庭关系等问题集中爆发,玄学成了情绪出口。” 更值得警惕的是骗局的迭代。与传统迷信不同,该团伙用MBA式管理运营:开发“AI面相分析”软件引流,用CRM系统管理客户,甚至设立“24小时法事预约热线”。一位受骗的公司高管坦言:“他们展示的‘成功案例’有图有真相,很难不信。”


​四、 较量:科技如何拆穿“神通”​

破获此案的关键,正是警方用科技反制科技。民警通过虚拟货币流向锁定146个涉案账户,利用大数据碰撞出团伙在全国的11个虚拟身份。收网时,警方还发现骗子们为逃避侦查使用的“阅后即焚”软件,但云取证技术仍复原了18万条聊天记录。 “真正的大师根本不会收费消灾。”办案民警指出,该团伙漏洞百出:一方面宣称“泄露天机折寿”,一方面明码标价“逆天改命99800”;号称能呼风唤雨,却连天气预报都要偷看手机。这些矛盾在审讯中成为攻破嫌疑人的利器。

​五、 深思:当迷信穿上时代新衣​

此案背后是值得警惕的社会现象。中国反诈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封建迷信类诈骗同比上升37%,其中80后、90后受害人占比过半。某大学社会学教授指出:“当科学无法立即解决现实困境时,部分人会转向超自然寻求安慰,这正是骗子滋生的土壤。” 更深刻的矛盾在于传统与现代的错位。涉案骗子王某坦言:“我们专挑《易经》《道德经》里的生僻词包装,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很容易被镇住。”这种对文化符号的滥用,实则是将千年智慧降格为骗钱工具。

​结语:破局还需内心丰盈​

审讯室里,当民警问主犯陈某“为何选择玄学诈骗”时,他苦笑:“这行来钱快,而且永远有人相信运气。”这句话折射出的,或许是比骗局更值得深思的时代症候。 此案告破后,泰州警方在追赃同时,更联合心理咨询师为受害人开展团体辅导。正如一位受骗者醒悟后所言:“真正的转运,从来不是靠大师改命,而是认清生活后依然努力的勇气。”当科学理性照进现实,那些号称能操纵命运的大师,终究算不到自己戴上手铐的时辰。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