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在招聘中展现社会担当,现场宣布30名刑释人员全部录用,并提供岗前支持与专项基金帮扶,助力他们回归社会。
9月17日,许昌胖东来时代广场的面试现场上演了感人至深的一幕。30名曾经走过弯路的刑满释放人员,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前来应聘。令人惊喜的是,胖东来现场宣布:所有参与面试的刑释人员全部被录用。这一决定不仅温暖了在场每个人的心,更向社会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

一次特殊的面试:从忐忑不安到热泪盈眶
这天上午,30名特殊求职者陆续走进胖东来时代广场。他们中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每个人都带着一段不愿回首的过去。面试现场没有质疑,没有歧视,取而代之的是尊重与理解。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亲自到场,他对这些特殊员工说:“你们已经为过去的事情付出了代价,不用觉得低人一等,好好干。”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当场表示工资可以提前发放,确保每个人都能先把房子租好,有地方住。这番话让在场多位求职者热泪盈眶。
一位参与面试的刑释人员激动地表示:“没想到胖东来真的能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
企业社会责任的新典范:2%名额的深远意义
早在8月8日,于东来就在社交平台宣布,预计10月开业的新乡胖东来“三胖”店将招聘1000人,其中专门拿出2%的名额(20人)面向刑释人员。这一决定随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胖东来在8月10日的官方回应中展现了超前的社会责任意识:“那些曾经犯法的人,其实在接受刑罚之后,已经是平等的合法公民。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拥有再次融入社会、具备相应的美好生活的能力。”
特别值得称赞的是,胖东来采取了科学谨慎的推进方式。公司坦言在这方面尚不成熟,因此先从中轻度犯罪的刑释人员开始,待积累经验后,再逐步向中重度犯罪类型刑释人员开放名额。这种既积极又稳妥的做法,彰显了企业的智慧与担当。
不仅仅是录用:全方位的帮扶体系
胖东来的善举不仅仅停留在录用环节。于东来在9月17日透露,公司将推出针对刑释人员的全面帮扶计划,包括培训规划和就业创业基金支持。
“我们希望帮助他们阳光面对社会、生活及就业。”于东来表示,公司将设立专项就业创业基金,每年投入千万元以上,未来计划提升至亿元规模,帮助刑释人员重拾生活信心,感受美好生活。
这种“授人以渔”的帮扶模式,远远超出了一般企业的社会责任范畴,展现出胖东来真正意义上的大爱精神。
双向选择:6个月试用期的良苦用心
虽然现场宣布全部录用,但胖东来也制定了科学的融入机制。新员工入职后有6个月的试用期,实行“双向选择”。这意味着不仅企业可以考核员工,员工也在适应企业环境。这种设计既给了刑释人员足够的适应空间,也保障了企业正常运营的需要。
后续,胖东来将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分配岗位,确保人岗匹配,让这些特殊员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的新高度
胖东来的这一创举,为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了新的标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主动承担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帮助特殊群体重新融入社会,这种担当精神值得所有企业学习。
事实上,刑释人员就业难一直是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社会歧视和自身技能不足等因素,很多刑释人员获释后难以找到稳定工作,容易再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胖东来的举措,不仅给了这些人重生的机会,也为社会消除不稳定因素作出了贡献。
温暖的启示:每个人都有重生的权利
胖东来的善举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社会应该给走过弯路的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刑罚的目的不仅是惩罚,更是教育和改造。已经服完刑期的人,应当享有重新开始的平等权利。
于东来和胖东来的做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宽厚仁爱”的精神,也展现了现代企业的社会担当。这种大爱不仅温暖了30名刑释人员的心,也为整个社会注入了正能量。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胖东来用行动告诉我们:爱可以融化隔阂,包容能够创造奇迹。当企业不仅追求利润,更肩负起社会责任时,社会将变得更加温暖和谐。让我们为胖东来的善举点赞,期待更多企业加入到传递正能量的行列中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