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芷蕾凭《日掛中天》斩获威尼斯影后,该片定档11月7日上映,讲述一段发生在岭南小城的悲剧爱情故事。
2025年9月7日,威尼斯丽都岛的夜晚被星光点亮。当颁奖嘉宾念出“最佳女演员——辛芷蕾,《The Sun at High Noon》”时,一位身着东方礼服的女子在掌声中缓缓起身。镁光灯下,她眼角闪烁的泪光,映照着一个从黑龙江鹤岗走向世界舞台的梦想故事。

这一刻,距离她初入行时那个被众人嘲笑的“国际巨星梦”,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四年。
一、水城之夜:第三位华人影后的诞生
威尼斯电影宫内,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在迎来历史性时刻。辛芷蕾凭借在《日掛中午》中对“美云”一角的深刻诠释,成为继巩俐(1992年《秋菊打官司》)、叶德娴(2011年《桃姐》)之后,第三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女演员。
“十几年前我刚入行时吹过一个牛,也算是一个梦想。”辛芷蕾在获奖感言中的开场白让全场会心一笑,随即报以鼓励的掌声。她坦言自己曾因这个梦想遭受嘲笑,但此刻站在世界级的舞台上,她想要对所有怀揣梦想的女孩说:“大胆去想,大胆去做,万一有一天就实现了呢?”
这座银狮奖杯,不仅是对她个人表演艺术的肯定,更是华语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又一次精彩亮相。
二、命运交织:一段岭南往事的情感张力
《日掛中天》讲述的是美云(辛芷蕾 饰)与葆树(张颂文 饰)这对昔日恋人,在南方小城重逢后却被命运裹挟走向悲剧的故事。影片由蔡尚君执导,韩念锦、蔡尚君联合编剧,辛芷蕾、张颂文、冯绍峰领衔主演。
最新发布的“离不开你”版海报,捕捉了这段复杂情感关系的精髓画面。辛芷蕾与张颂文额头相抵的瞬间,看似亲密无间,却暗流涌动着难以言说的悲伤与不舍。这种极致的情感张力,正是影片最打动人心之处。
影片在广东多座城市取景,浓郁的岭南文化为这段命运纠葛提供了独特的叙事背景。从骑楼老街到榕树荫下的茶餐厅,从潮湿的季风气候到粤语方言的韵律,每一个细节都在强化着这个扎根于特定土壤,却具有普世情感价值的故事。
三、全球瞩目:国际电影节的大满贯之路
《日掛中天》的获奖并非偶然。影片先后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完成了一次罕见的“欧洲三大+北美+亚洲”电影节大满贯征程。海外展映期间,影片收获如潮好评,尤其对演员的表演和情感表达给予高度肯定。
辛芷蕾在接受中新文娱专访时,曾如此描述她对剧本的第一印象:“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叙事,非常有深度,也很复杂的剧本。”她坦言,即便在完成拍摄后,仍感觉自己“只演绎出了故事一部分的精彩”,而将另一部分的解读权交给观众。
这种对表演艺术的谦卑态度,或许正是她能够精准捕捉角色复杂性的关键。
四、从《长江图》到《日掛中天》:一个演员的自我修炼
回顾辛芷蕾的演艺之路,更像是一部关于坚持与成长的励志电影。1986年出生于黑龙江鹤岗,原名辛蕾的她,从中戏毕业后踏上了表演之路。
2016年,她主演的《长江图》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成为当年唯一入围的华语影片。这部电影让她首次站上国际舞台,也让她体会到艺术电影的力量。
此后,她在《绣春刀》《如懿传》中展现古装魅力,在《繁花》《庆余年》中证明自己的剧集号召力,直到2023年,凭借话剧《初步举证》中120分钟的独角戏,斩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这一连串的作品,记录着一个演员不断突破自我的轨迹。
五、11月7日:华语电影的秋季盛宴
定档11月7日国内上映的《日掛中天》,恰逢秋季档期,这部满载荣誉的影片有望掀起一股艺术电影观影热潮。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这不仅是一部获奖影片,更是一次见证中国演员攀登艺术高峰的机会。
从柏林到威尼斯,从电视剧到话剧再到电影,辛芷蕾用十四年时间完成了一个演员的蜕变。她的故事本身就如同一部电影——关于梦想的坚持,关于艺术的追求,关于一个中国女演员如何用实力让世界记住自己的名字。
正如她在威尼斯领奖台所说:“我想成为一个国际巨星。但那时候我遭受到很多嘲笑。但是你看,今天我终于站在这儿了。” 这句话背后,是无数个默默耕耘的日夜,是对表演艺术的敬畏与热爱,更是一个从未放弃的梦想。
结语
当《日掛中天》的海报悬挂在全国各大影院,当美云与葆树的故事即将与观众见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上映,更是一个梦想照进现实的完美诠释。辛芷蕾的威尼斯之夜,照亮了中国电影人的又一条国际之路,也提醒着我们:那些被嘲笑的梦想,往往最值得坚持。
11月7日,这场期待已久的银幕之约,必将成为2025年华语电影的重要时刻。而辛芷蕾的影后之路,才刚刚开始书写新的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