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森林9年汇聚7.5亿用户力量,捐资超45亿元种下6.19亿棵树,让荒漠变绿洲的同时更让守护绿水青山者收获金山银山。
8月27日,蚂蚁集团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绿色成绩单:生态公益项目”蚂蚁森林”启动9年来,已在全国各地捐资种下6.19亿棵树,种植总面积达655万亩(4366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八大沙漠之一——乌兰布和沙漠面积的一半,也相当于62万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这一数字背后,是蚂蚁集团累计协议捐资超45亿元的持续投入,以及7.5亿用户日积月累的绿色行动。

从数字到实景:沙漠变绿洲的蜕变之旅
在内蒙古科右中旗的亚门毛杜嘎查,陈金海亲眼见证了家乡从”一棵草都不长”的荒漠到”生机盎然”的绿洲的蜕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家乡的沙化日益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到连养殖业都难以为继。村民们曾自发组织植树,但受限于技术和土地条件,成活率不高。
转机出现在2019年春天。陈金海和老乡们开始大面积种植蚂蚁森林捐助的柠条——这种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的植物,根系深扎土壤,非常适合防风固沙。”当时就想啊,将来这一片沙地指定是绿树成荫,这里满山遍野都能绿油油的”,陈金海回忆道。令他惊喜的是,这批柠条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从2020年开始,柠条慢慢长起来了,而且一年比一年长得好。曾经寸草不生的沙地如今焕发生机,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更令人欣喜的是,每年8月柠条结籽的季节,村民们采摘净籽后能卖到30元一斤,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45亿元捐资: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截至目前,蚂蚁集团为蚂蚁森林项目已累计协议捐资45.66亿元(随着各地生态项目的实施进度,已实际支出33.86亿元)。这些资金不仅变成了茫茫荒漠中的片片绿洲,更有7.19亿元成为了各地种植养护者的劳动收入,切实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
据统计,蚂蚁森林各类项目的实施,已为各地累计创造了479万人次的种植、养护、巡护等劳动增收机会。9年来,仅劳务一项,参与各地蚂蚁森林项目实施的劳动者们就从蚂蚁集团的公益捐资中获得了可观收入。
随着种树治沙的效果日益稳固,各地一线种树人因地制宜、护绿养绿,开辟了不少新的致富途径。在梭梭根部接种苁蓉、采摘花棒沙棘的种子和果实、灌木平茬用作饲料发展新的种植和养殖业……参与者不仅从公益捐资中获得了劳务性收入,还切实感受到了更多生态改善带来的”实惠”。
三北工程:九成树林扎根荒漠化防治前沿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森林种植的树木中,九成以上种在了”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地区,直接助力当地的荒漠化治理和防沙治沙工作。从”以荒漠化治理为主的生态修复”、到”以保护地建设为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再到近年来新增的海洋生态保护、净滩减塑项目,蚂蚁森林的各类项目已累计参与支持了全国25个省份的生态建设。
在陕西省宜君县,年过七旬的李松山亲眼见证了曾经的一片荒山,变成了梦想中的”花果山”。从2023年起,蚂蚁森林公益捐助宜君县种下4万亩连翘。地方政府采取群众投工投劳、谁栽植谁受益的”包种到户”模式,目前项目涵盖宜君县7个乡镇、共64个行政村,超过500名农户参与。
“蚂蚁森林不仅帮咱治了荒山,还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李松山感慨道。
7.5亿用户:每个人都是绿色奇迹的创造者
蚂蚁森林的成功,离不开7.5亿用户的持续参与。每天收取绿色能量、收集水滴、参与环保行动……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汇聚成了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正如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所说:”蚂蚁森林的9年历程,就是每个普通人关注自然、参与生态建设的’久久为功’。”
从2016年起,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蚂蚁森林把种树这件事坚持了9年。生态类公益项目的特点也在不断考验项目团队,需要更科学、更专业地助力各地生态可持续发展。从”种树治沙”到生态价值惠及更多人,蚂蚁森林让”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也成为”金山银山”的获益者。
未来展望:绿色征程上的持续探索
“蚂蚁森林未来还会持续探索,汇聚每个普通人的力量,把种树这件事坚持下去”,彭翼捷表示。已经种下的6.19亿棵树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棵都代表了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绿色心愿。
随着项目的深入,蚂蚁森林也在不断拓展生态保护的边界:从最初的荒漠化治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再到海洋生态保护和净滩减塑,项目形式日益多元,参与方式不断创新。
这个由中国企业发起、数亿用户参与的绿色奇迹,正在向世界展示着科技与环保结合的力量,展现着普通人通过日常行为改变世界的可能。蚂蚁森林的9年历程证明:当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公众的环保热情相遇,就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这条绿色征程上,每一步都算”树”,每个人都是改变世界的力量。蚂蚁森林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