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从上海西站到泰州水乡的秋日飨宴

上海游客可搭乘高铁前往泰州体验”早茶+簖蟹”特色美食之旅,两小时车程即可享受水乡慢生活。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苏州河面,上海西站已迎来一批特殊的旅客。他们不是匆忙的商务人士,而是怀揣着对美食与美景期待的城市漫游者。手提简单的行囊,脸上洋溢着周末的轻松,这群人正要开启一场独特的跨城之旅——前往两小时车程外的泰州,品尝当季最鲜美的溱湖簖蟹。

沪宁线上的双城情缘

2025年秋,”寻味泰州”水城蟹乡美食旅游季活动在沪举行,这不仅是美食与文旅的完美邂逅,更让沿沪宁线上的双城情谊在初秋的申城绽放别样光彩。活动仪式上,泰州文旅宣传片如一幅缓缓展开的水墨长卷:凤城河画舫轻泛微波,溱湖芦苇荡中白鹭翩飞,泰州早茶的蒸笼冒着氤氲热气……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着这座水城的秋日柔情。 普陀区文旅局与泰州市文广旅局的合作协议签署,标志着两地文旅合作进入新阶段。以上海西站为枢纽的”沿着沪宁去旅行”系列产品,如今正式纳入泰州精品线路,让双城生活从未如此贴近。

舌尖上的泰州:早茶与簖蟹的完美邂逅

泰州的秋日味道,从清晨的一顿早茶开始。 “早茶螃蟹双味线”是本次推出的王牌路线。清晨从上海西站出发,搭乘高铁仅需两小时,便能置身于泰州的早茶店中。烫干丝的香气扑鼻而来,蟹黄汤包皮薄如纸,轻轻一吸,满口鲜香。这还只是前奏,真正的重头戏在午后——驱车前往溱湖,品尝正当季的簖蟹。 溱湖簖蟹有着独特的生长环境。”簖”是一种古老的捕蟹方式,在湖中设障,只有最强壮、最肥美的螃蟹才能越过障碍被捕捞。因此,簖蟹个个膏肥黄满,肉质鲜甜。清蒸是最能保留其原汁原味的烹饪方式,配上一杯温热的黄酒,这便是秋日最奢侈的享受。 旅游达人雪莉分享她的体验时眼中闪着光:”周末清晨从上海出发,两小时就能到泰州。先喝一碗鲜香的烫干丝,再乘画舫游凤城河,午后逛溱湖芦苇荡,傍晚尝地道溱湖八鲜……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才是都市人最需要的疗愈。”

水城漫游:在快节奏中寻找慢生活

除了美食线路,”人文三水交融线”为喜爱文化的游客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这条线路将凤城河、梅兰芳纪念馆、兴化千垛等景点串联,让游客在欣赏”水天堂”风光的同时,感受国粹魅力与秋日垛田的独特景致。 梅兰芳纪念馆坐落在凤城河畔,这位京剧大师的故居保留着古朴的韵味。而兴化千垛的秋色更是令人惊叹:金黄的油菜花田与纵横的水道交织,形成一幅天然的几何画卷。在这里,时间仿佛放缓了脚步,让人真正体会到泰州”慢生活”的精髓。

交通新体验:上海西站的城市客厅理念

本次线路的另一个亮点,是以上海西站作为出发枢纽。这座经过精心改造的车站,如今已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成为了一个”城市客厅”。候车厅内设有文化展示区,旅客在等待列车的同时,可以欣赏到苏州河沿岸的风光摄影展,提前进入旅行的氛围。 “从上海西站出发”系列旅游产品的设计者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交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让旅客从出发的那一刻就开始享受旅程。上海西站作为连接城市与远方的窗口,正展现出新的活力。”

文旅融合的”双城样本”

此次沪泰合作,为沿沪宁线城市群的文旅资源整合提供了可复制的”双城样本”。两地将共享资源、共推产品、共拓客源,实现真正的优势互补。 泰州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泰州则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这种差异化的互补,正是双城合作的最大优势。我们期待通过高铁的连接,让更多上海市民了解泰州、走进泰州。” 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长三角地区的”同城效应”日益显著。以上海西站为起点,两小时交通圈内涵盖了众多像泰州这样的特色城市,为都市人提供了丰富的短途旅行选择。

秋日之旅:在美食与美景中寻找平衡

在现代都市快节奏生活的背景下,这样的短途旅行成为许多人调节生活的重要方式。一位正在购票的上海市民告诉记者:”周末去泰州吃螃蟹,已经成为我家秋天的固定节目。早上出发,晚上回来,不耽误周一工作,却能给心灵放个假。” 这种”微旅行”的概念正逐渐流行。不需要漫长的假期,不需要繁琐的计划,只需一个周末,就能体验完全不同的人文风情。而美食,往往成为这种短途旅行最动人的记忆点。 当夕阳西下,满载而归的旅客踏上返程的列车,车厢里弥漫着淡淡的蟹香和满足的欢笑。手中的伴手礼或许是几罐蟹黄油,或许是泰州的特色文创,但更珍贵的,是那份在城市喧嚣之外找到的宁静与满足。 从上海西站到泰州水乡,这不仅仅是一段两小时的物理距离,更是一次从快节奏到慢生活的心灵转换。在这个秋天,让我们搭乘高铁,去品尝最肥美的簖蟹,感受最纯粹的水乡风情,在双城之间找到生活的平衡与美好。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