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表演艺术家游本昌出任微短剧《济公之冒牌降龙》艺术指导,以数字技术重现经典济公形象,纪念1985版《济公》首播40周年。
9月23日,在郑州举行的微短剧大会上,游本昌女儿游思涵现场确认:92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游本昌将担任微短剧《济公之冒牌降龙》的艺术指导。该剧将结合数字人技术,还原游本昌青年时期的“济公”形象,以此纪念1985版电视剧《济公》首播40周年。

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对IP创新边界的大胆探索。游本昌以92岁高龄进军微短剧领域,成为中国影视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01 四十年经典:无法超越的济公形象
1985年,52岁的游本昌凭借诙谐质朴的表演,将济公这一民间传说人物塑造成中国电视史上的经典角色。该剧播出时创下超过90%的收视率,主题曲《哪里有不平哪有我》传唱大江南北。
游本昌饰演的济公,破帽破扇破袈裟,看似疯癫却心怀慈悲,成为了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他塑造的这一形象,四十年来经历了多次重构,但始终无人能够超越其国民度。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分析:“游本昌的特殊性在于,其个人IP与济公强绑定,这种经典演员入局短剧,本质是信任资本的转移。游本昌的权威性能提升短剧的美学公信力。”
02 艺术常青:从话剧舞台到微短剧
游本昌的艺术成就远不止于济公。作为北京中央戏剧学院科班出身的演员,他早年深耕话剧舞台,曾在《克里姆林宫的钟声》《英雄万岁》等作品中展现深厚功底。
晚年他仍活跃于影视圈,在《琅琊榜》《繁花》等作品中以配角惊艳观众。92岁高龄的他,如今又迎来了新的挑战——进军微短剧领域。
《济公之冒牌降龙》以“冒牌”为切入点,通过戏谑方式解构经典,既是对原作的致敬,亦是对IP创新边界的大胆探索。这种创新精神,与游本昌一直以来的艺术追求不谋而合。
03 数字技术:重现青年济公风采
该剧最大的亮点是将结合数字人技术,还原游本昌青年时期的“济公”形象。这意味着观众将有机会看到“年轻版”的游本昌重现经典角色,这在中国影视史上尚属首次。
数字人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对经典IP的创新演绎,也是对传统表演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一次重要探索。游本昌以开放的态度拥抱新技术,展现了一位老艺术家的前瞻性。
这种创新尝试,为经典IP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技术手段,让经典角色跨越时空限制,以新的形式与当代观众对话。
04 微短剧元年:品质升级进行时
2023年被业界称为“微短剧元年”,据《2024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报告》显示,全年上线微短剧超3000部,同比增长150%。
《济公之冒牌降龙》采用了“平台+IP方+制片方”的铁三角结构:红果短剧代表平台方,北京欢喜道济文化负责IP开发,上海温硕成影业提供专业制片能力。
这种合作模式相较于早期草根团队主导的UGC模式,更注重工业化标准,标志着微短剧正在从粗放式发展向精品化转型。
05 文化传承:家族企业的匠心守护
游本昌女儿游思涵在现场确认了这一消息,显示出游本昌家族对这个项目的重视和支持。这种家族企业式的文化传承,为中国经典IP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范式。
游本昌以92岁高龄进军微短剧,既是个人艺术生涯的延续,也是传统与当代对话的缩影。济公IP通过数字技术重生,微短剧借权威背书提升品质,家族企业以专业运营守护文化价值。
这一多维度的创新实验,为中国影视行业提供了全新范式,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游本昌的艺术人生就像他饰演的济公一样,跨越时代却永远鲜活。从话剧舞台到电视荧屏,再到如今的微短剧,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与热爱。
《济公之冒牌降龙》不仅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经典IP与新型媒介的完美融合。92岁的游本昌用行动证明:艺术没有年龄界限,创新永无止境。
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济公这个经典形象将在新时代“重燃”,继续陪伴和影响更多观众。这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开启。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