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召回11万余台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因L2辅助驾驶在极端场景下存在安全隐患,将通过OTA远程升级修复,此次召回疑涉及此前一起致3人死亡的高速事故车型。
2025年9月1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一则通报,将小米汽车再次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通报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将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116,887辆。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该车型第二次因产品缺陷启动召回程序,而此次召回范围之广、数量之大,尤其引发公众关注。

更令人揪心的是,此次召回不禁让人联想起2025年3月29日那场震惊全国的车祸——一辆开启L2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小米SU7标准版在高速行驶中发生严重事故,导致车内三名年轻女性不幸身亡。尽管目前尚未有官方信息确认涉事车辆是否属于本次召回批次,但根据其购买时间推测,存在高度关联的可能性。
⚠️ 召回范围覆盖11万余台,涉两款车型
本次召回涵盖两款车型,分别为:
- 召回编号 S2025M0149I:涉及 XMA7000MBEVR2 和 XMA7000MBEVR5 车型,共计98,462辆;
- 召回编号 S2025M0150I:涉及 BJ7000MBEVR2 车型,共计18,425辆。
召回原因为:部分车辆在开启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后,面对“极端特殊场景”时,系统可能出现识别、预警或处置能力不足的情况。若驾驶员未能及时干预,可能提升碰撞风险,构成安全隐患。
🔧 召回方式:远程OTA升级,无需到店
小米汽车方面表示,本次召回将通过远程升级(OTA)技术执行,车主无需驾车前往服务中心。自9月19日起,小米将通过短信、APP推送和车机系统提示,陆续通知车主进行软件升级。
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车主根据车机提示完成升级即可。未升级期间车辆仍可正常驾驶,但建议用户尽快完成更新。”
🌐 背景回顾:半年内第二次召回,安全质疑持续发酵
这并非小米SU7标准版首次召回。
早在2025年1月24日,小米就曾因“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对静态障碍物探测异常”问题,召回30,931台车辆。不到8个月的时间,两次大规模召回,尤其是此次涉及车辆超过11万台,引发广泛讨论。
而更早之前——2025年3月29日那起造成三人死亡的严重交通事故,涉事车辆正是一辆开启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状态的小米SU7标准版。事故不仅引发了对小米智能驾驶技术的质疑,也将整个行业置于舆论拷问之下。
尽管小米工作人员回应称“未接到本次召回与事故相关的反馈”,但公众很难不将两者关联。
📈 热销背后的隐忧:智能驾驶是否准备好了?
根据雷军2025年6月公开透露,小米SU7上市14个月销量突破25万辆,成为2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的销量冠军。其亲民定价(标准版21.59万元)和智能科技配置,是其迅速占领市场的重要原因。
然而热销的背后,是对技术成熟度与安全冗余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在L2/L2+级智能驾驶快速普及的当下,如何平衡“科技体验”与“绝对安全”,已成为所有车企无法回避的课题。
💡 消费者该如何应对?
如果你是一名小米SU7车主,可采取以下措施:
- 密切关注车机系统、小米汽车APP或短信通知,及时完成OTA升级;
- 在软件升级前,谨慎使用L2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尤其在复杂路况下保持手动驾驶;
- 如对车辆状态有疑问,可主动联系小米客服或预约服务中心检测。
智能驾驶不是口号,而是关乎生命的技术承诺。
此次小米大规模召回,既是对产品责任的履行,也应成为整个行业反思的契机:在竞速智能科技赛道的同时,是否真正做到了“安全先行”?
我们希望科技赋能美好出行,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安全底线之上。
愿技术向善,悲剧不再重演。
如果您需要其他风格或侧重于不同平台的表达方式,我可以为您进一步调整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