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渝超)将于9月13日开赛,覆盖全市41个区县,打造全国最大规模的城市足球联赛,展现”雄奇山水·新韵重庆”的城市魅力。
重庆,这座以火锅、山城和热情闻名的城市,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足球狂欢。2025年9月13日,”新韵重庆 渝超同行”2025新鸥鹏重庆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将在大田湾体育场盛大开幕。这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次全民参与的嘉年华,一次展示重庆城市魅力的绝佳机会。从渝中半岛到三峡库区,从武陵山区到渝西平原,38个区县及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的足球健儿们将共同书写重庆足球的新篇章。

规模空前:全国最大城市足球联赛的诞生
渝超联赛以其前所未有的规模成为中国城市足球发展的里程碑。41支区县球队、5大赛区、178场比赛、8个月赛程,这些数字背后是重庆对足球运动的热情与雄心。赛事分为中心城区、渝西地区、渝东新城、渝东北三峡库区和渝东南武陵山区五个赛区,几乎涵盖了重庆所有的地理和文化单元。这种全覆盖的赛事设计,让每一个重庆人都有机会为自己家乡的队伍加油助威,真正实现了”全市足球大联动、发展大比拼”的初衷。
赛制创新是渝超联赛的另一大亮点。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分区赛采用单循环主客场制,各赛区优胜者晋级;第二阶段总决赛中,8支脱颖而出的队伍将通过主客场两回合制争夺最后的荣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决赛和第3-8名排位赛将采用单场决胜制,这种设计既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又增加了赛事的观赏性和悬念感。长达8个月的赛程不仅给了各支参赛队伍充分的锻炼机会,也让足球的热潮能够持续席卷整个重庆地区。
渝超联赛的历史意义不容忽视。这是重庆市业余足球超级联赛的全面升级,从以社会足球俱乐部为参赛主体转变为面向全市所有区县的综合性赛事。回顾重庆足球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50年代的企事业单位间比赛,到70年代形成具有升降级机制的联赛,再到2016年设置业余足球超级、甲级、乙级联赛,直至今日的渝超联赛,每一步都凝聚着重庆足球人的心血与智慧。空压厂、十八冶、重庆大学教工等曾经在全国创造佳绩的业余球队佼佼者,他们的精神将在渝超联赛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打破界限:外卡球员制背后的包容与创新
渝超联赛最具突破性的创新莫过于其外卡球员参赛制度。在满足户籍、学籍、房籍、社保证明条件的基础上,赛事组委会特别制定政策,允许各区县引入不受这些条件限制的”外援”(非职业球员)。这种灵活的制度设计充分考虑到了重庆地域广阔、各区县足球运动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为赛事注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看点。
外卡制的实施将产生多重积极效应。一方面,长期在重庆工作和生活的外地高水平业余足球选手获得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另一方面,各区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引进合适的球员,迅速提升队伍竞争力,从而缩小区域间的足球水平差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制度也为退役职业球员提供了重返赛场的机会,他们的经验和技能将成为提升渝超联赛整体竞技水平的重要助力。每队可报名5名外卡球员,同一场比赛可上场3人次的规定,既保证了外卡球员的参与度,又避免了过度依赖”外援”的情况发生。
参赛资格的设定体现了严谨与包容的平衡。球员年龄限制在16岁至55岁之间,必须是中国籍男子运动员,且2025年在中国足协注册的职业球员不得参赛。资格要求方面,选手只需满足户籍、学籍、房产或一年以上不间断社保四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即可代表相应区县出战。这种设计既保证了球员与所代表区县之间的真实联系,又避免了过高的门槛阻碍人才参与,充分体现了渝超联赛”全民参与、共同发展”的宗旨。
赛事组织方面也体现出高度的专业性。每支球队需要配置包括领队、赛风赛纪监督、主教练、队医等在内的完整管理团队,主教练需持有中国足协D级及以上证书。所有参赛官员和运动员都必须提交健康体检证明和足球运动类人身意外伤害险投保证明,这些细节上的严格要求为赛事的安全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值得一提的是,球队可以冠名,冠名后队名格式为”区县名称+冠名单位名称”,这种商业开发模式既能为赛事带来更多资源,也有助于提升地方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
文体旅融合:足球如何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渝超联赛的举办远不止于体育层面,它被赋予了推动城市多元发展的战略意义。赛事明确提出要通过”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消费”等方式,实现”体育+文旅,体育+消费”的融合发展。这种思路契合了重庆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强市和现代化体育强市的发展目标,让足球成为展示”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城市魅力的又一窗口。
赛事期间,各赛区的经济拉动效应值得期待。从9月13日中心城区赛区率先开赛,到2026年4月总决赛结束,长达8个月的赛程将为各区县带来持续的客流和消费。球迷们追随自己支持的队伍前往不同区县观赛的同时,也必然会体验当地的特色美食、风景名胜和民俗文化,这种”足球+”的复合体验模式正是现代体育旅游的典范。渝西地区赛区的永川茶山竹海、渝东北三峡库区赛区的奉节白帝城、渝东南武陵山区赛区的酉阳桃花源等著名景点,都将因为渝超联赛而迎来更多的游客。
渝超联赛还是展示重庆城市形象的绝佳平台。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城市足球联赛,其影响力将远远超出重庆本地。通过媒体传播,全国观众将看到的不只是足球比赛,还有重庆的城市建设、人文风情和发展成就。赛事开幕式选址大田湾体育场更是意味深长——这座新中国第一座甲级体育场承载着重庆足球的历史记忆,在这里启幕新联赛,象征着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开幕活动将回顾重庆足球夺得足协杯冠军的辉煌时刻,唤起市民的城市自豪感,共同见证”渝超联赛再出发”。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渝超联赛的举办体现了重庆在城市软实力建设上的前瞻性。现代城市竞争早已不再局限于经济指标和硬件设施的比拼,文化影响力、生活方式吸引力、市民幸福感等软实力要素日益重要。通过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大型体育赛事,重庆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城市的辨识度和凝聚力,这种无形资产对城市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正如赛事口号”新韵重庆 渝超同行”所传达的,足球运动正与这座城市共同谱写新的韵律。
从历史到未来:渝超联赛的深层意义
渝超联赛的举办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重庆的足球文化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企事业单位和高校间就频繁组织足球活动。70年代,重庆已经形成了具有升降级机制的联赛,并涌现出空压厂、十八冶、重庆大学教工等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业余球队。这种深厚的足球传统为今日渝超联赛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让赛事从一开始就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高度的社会认同。
从体育产业角度看,渝超联赛代表了业余足球发展的新方向。2016年,重庆首次设置业余足球超级、甲级、乙级联赛,以社会足球俱乐部为参赛主体,辐射面积扩大至各区县。优胜者可以代表重庆参加中国足协杯、中冠联赛等全国性赛事,甚至有机会晋升职业联赛。如今,渝超联赛将这一体系进一步提升,通过覆盖全市所有区县的赛事网络,构建起更为完善的足球人才金字塔基础部分,为重庆足球的长期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渝超联赛还肩负着平衡区域发展的使命。重庆作为直辖市,地域广阔,不同区县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组织全市范围的足球联赛,特别是允许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引入外卡球员,有助于缩小区域间足球水平的差距,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从长远看,这种以体育为纽带的区域互动将产生超越体育本身的积极影响,为重庆的均衡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
对普通市民而言,渝超联赛提供了全民健身的新契机。足球运动在重庆一直有着广泛的参与基础,但缺乏系统性的组织和展示平台。渝超联赛的举办将激发更多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和热情,带动基层足球场地建设、教练培训和相关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当各区县代表队为荣誉而战的同时,民间足球活动也必将迎来新一轮高潮,这正是发展群众体育、建设健康中国的生动实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从大田湾体育场改建后首次承办大型足球赛事的象征意义,到”体育+文旅,体育+消费”融合发展的创新理念,渝超联赛承载着重庆足球人的梦想与期待。当2025年9月13日的开幕式号角吹响,当各区县球队为家乡荣誉奋力拼搏,当万千球迷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呐喊助威,重庆将再次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城市魅力——既有火锅般的热情奔放,又有山城般的坚韧不拔,更有长江般的包容并蓄。渝超联赛,这场跨越山城的足球盛宴,必将成为重庆城市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