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身边的“小黑盒”:新型电信诈骗设备潜伏日常生活

警惕伪装成路由器的”小黑盒”,实为诈骗VOIP设备,发现请立即报警。

近日,浙江嘉兴桐乡市公安局乌镇派出所破获一起特殊案件,两名嫌疑人在酒店房间内安装神秘“小黑盒”,将其连接到固定电话上,短时间内拨出上百通诈骗电话。这种被称为“VOIP”和“GOIP”的设备正在成为电信诈骗分子的新工具,以极其隐蔽的方式潜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高薪兼职背后的陷阱

案件中的两名嫌疑人黄某和杨某,最初是在社交软件上看到一则“日结高薪兼职”广告。联系人“KK”提供了一个“好差事”:只需住进酒店,将“黑盒子”接到房间座机上,一台设备一天就能获得1000元报酬。面对如此轻松又高收入的诱惑,两人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项“工作”。

7月下旬,他们按照指示住进乌镇一家酒店,开始架设设备。正当他们沉浸在轻松牟利的美梦中时,警方找上门来。原来,当地电信工作人员发现该酒店两个固定电话号码在短时间内频繁拨出上百通电话,疑似进行电信网络诈骗,于是立即报警。

揭秘“小黑盒”:VOIP与GOIP设备

这些神秘的“黑盒子”究竟是什么?实际上,它们是VOIP设备和GOIP设备,都属于虚拟拨号设备。诈骗分子通过这些设备将境外诈骗电话伪装成国内电话号码,极大降低受害人的警惕性。

​VOIP设备​​常被用于异地网络远程拨号,诈骗分子利用它将国内固定电话线路接入电话网络,使被骗事主来电显示为国内固定电话号码。

​GOIP设备​​则可将传统电话信号转为网络信号,实现人机分离、远程控制、异地拨号。诈骗分子利用国内手机卡接入电话网络,使被骗事主来电显示为国内手机号码。

这些设备往往被伪装成路由器、光猫等常见网络设备,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它们通常比普通路由器小巧,表面可能无品牌标识,或有多个SIM卡槽、USB接口,部分还会外露天线。

安装位置与手法:无处不在的威胁

诈骗分子通常将这些设备安装在隐蔽处,如酒店的床底、衣柜、天花板,公共场所的角落、配电箱,居民家中的沙发后、柜子缝隙等。更令人担忧的是,不法分子还会伪装成宽带维修、电信工作人员,上门为独居老人安装这些涉诈设备。

酒店、医院、写字楼等公共场所是涉案高发区,不法分子利用弱电井短期架设设备,作案后迅速转移逃避侦查。他们通常会选择人流量大、管理相对松散的区域进行操作。

如何识别和防范“小黑盒”

普通民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初步排查可疑设备:

​外观异常​​:设备比普通路由器小巧,表面无品牌标识,或有多个SIM卡槽、USB接口,外露天线。

​安装位置可疑​​:被安装在隐蔽处,且非本人或家人安装。

​连接方式不正当​​:如果发现家中网络突然变慢、话费异常,或检测到陌生设备接入(可通过路由器管理页面查看连接设备),需要高度警惕。

​防范措施​​:

  • 接到自称“客服”“机构”的电话或上门推销,结束后主动拨打官方电话核实
  • 运营商不会私自改装用户原有设备,警惕“免费赠送”的光猫、路由器
  • “上门维修”必须核实工牌,可拨打官方客服电话确认身份
  • 一旦发现可疑设备或不明号码,立即断网并拨打110举报

法律后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许多人可能不了解,帮助诈骗团伙安装虚拟拨号设备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全社会共同防范电信诈骗

面对日益复杂的电信诈骗手法,全社会需要提高警惕。电信运营商应加强网络监控,及时发现异常通话模式;酒店等公共场所需要加强设备管理,定期检查房间内是否有可疑设备;普通民众则应提高防范意识,不轻信高薪兼职诱惑,不帮助陌生人安装不明设备。

最重要的是,一旦发现可疑设备或情况,应立即断网并拨打110举报。每个人的警惕和行动,都是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力量。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既要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也要警惕技术被滥用带来的风险。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构建起防范电信诈骗的坚固防线,保护每个人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不受侵犯。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