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因保安岗位招聘设置”男性、25周岁以下、本科”等条件,被投诉涉嫌就业歧视,引发社会对招聘公平性的广泛讨论。
2025年8月17日,新乡胖东来发布的招聘公告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为即将开业的三胖店招聘900名员工的公告中,保安岗位“男性、25周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要求,让这个被誉为“零售业海底捞”的企业首次陷入舆论漩涡。一位普通市民的投诉,正悄然掀起关于就业公平的深层思考。

一、13万份简历背后的焦虑
招聘公告发布后第六天,胖东来官网晒出数据:13.2万人投递信息,最终收到完整信息采集通知的仅2988人。在这组冰冷数字背后,是无数求职者的挣扎——38岁的退伍军人王磊发现自己在保安岗位的初筛中就被系统自动拒绝,尽管他有过五年武警经历;26岁的文学硕士张琳苦笑着关闭了页面,她原本想应聘保洁岗位“过渡”,却因超龄一岁被排除在外。 “我不是为自己投诉。”化名刘先生的投诉人反复强调。在他提供给记者的录音里,胖东来工作人员解释“考虑体力、年轻等因素”的说辞,让他想起三年前父亲被企业以“年龄太大”为由辞退的经历。“当连胖东来这样的企业都在设置不合理门槛,弱势群体的出路在哪里?”
二、法律与现实的拉锯战
新乡市人社局劳动关系科的回应耐人寻味:“法律并未禁止企业设置年龄限制。”但《劳动法》第十二条明确禁止性别歧视的条款,与胖东来保安岗位“仅招男性”的要求形成微妙对照。这种法律解释的灰色地带,折射出当前就业歧视认定的困境。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指出关键矛盾:“保安不属于女性禁忌劳动范围,且本科学历与岗位职责关联性存疑。”他举例说明,若要求消防员具备特定体能尚可理解,但保安岗位的年龄学历双重要求,已超出正常用工需求范畴。
三、“神仙企业”的用人哲学裂痕
胖东来客服“向更专业、更系统方向培养”的解释,与其倡导的“自由与爱”的企业文化产生断裂。这家因员工“委屈奖”“不开心假”频上热搜的企业,曾被视为劳动关系的乌托邦。如今其招聘条件中隐藏的价值观冲突,让不少忠实顾客感到困惑。 在社交媒体流传的招聘海报上,保安岗位职责包含“热情服务顾客”的软性要求。有HR专家质疑:难道26岁男性或本科以下学历者就无法提供温暖服务?这种将特定群体排除在外的逻辑,本质上与胖东来宣传的包容理念相悖。
四、投诉者孤勇背后的群体困境
刘先生的投诉材料显示,他不仅要求停止招聘,更要求胖东来“公开道歉以消除恶劣影响”。这种看似过激的诉求,实则是长期积累的社会焦虑的爆发。近年来,35岁职场门槛、女性就业隐形歧视等问题持续发酵,胖东来事件恰好成为情绪出口。 值得玩味的是,在投诉视频评论区,既有支持者称赞“敢向明星企业发声”,也有质疑“蹭流量”的声音。这种舆论分裂本身说明:在就业压力巨大的当下,任何招聘标准调整都会触动敏感神经。
五、劳动监察的进退维谷
红旗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缄默态度,反映出执法实践中的两难。尽管《就业促进法》明令禁止就业歧视,但具体到“25岁还是26岁更合适”的判定,法律难以给出量化标准。监察部门更倾向调解而非处罚的处置方式,使类似投诉往往陷入“企业解释-投诉人不服-不了了之”的循环。 一位不愿具名的劳动仲裁员透露:近年学历歧视投诉增长显著,但用人单位常以“企业文化需要”“团队建设需求”等主观理由规避审查。除非出现“仅招某星座”等明显荒诞条件,否则很难认定违法。
六、跨国企业的对比镜像
对比海外零售巨头的招聘实践,或许能提供新视角。沃尔玛在美国因岗位要求“能搬运50磅重物”被告性别歧视后,改为“能借助设备处理50磅货物”;日本7-11将收银员年龄上限取消后,银发员工反成为服务特色。这些案例表明,用工标准本应随社会进步迭代。 胖东来作为国内零售业标杆,其用人标准可能产生行业示范效应。若此次招聘条件被默许,恐引发更多企业效仿,加剧“28岁程序员危机”“30岁宝妈求职难”等社会问题。
9月下旬的新乡,胖东来三胖店的装修已近尾声。 刘先生仍在等待劳动监察部门的正式回复,而招聘面试仍在按计划进行。玻璃幕墙外,有年轻人拿着简历仰望这座零售圣地,也有中年人在公告栏前默默转身。这场关于一纸招聘的争论,早已超越个别企业的用工自主权范畴,成为检验社会公平成色的试金石。当企业追求“更专业”时,是否还记得通往卓越的道路,从来不该以排斥部分群体为代价?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