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坠崖案发生近七年后,案件当事人王暖暖的离婚诉讼终于开庭审理,这场跨国离婚案因其被告在境外服刑的特殊性,成为中国司法实践的一次重要探索。
“那是一条无形的蛇,从脚踝一路缠到我的脖子,越收越紧。”2025年9月25日,电影《消失的她》原型、中国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用颤抖的声音描述着那段悬而未决的婚姻带来的窒息感。

次日,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将开庭审理她的离婚诉讼。这场等待了近七年的庭审,被告是正在泰国服刑的丈夫俞某冬。他将通过视频方式出庭,这是一场跨越国境的离婚拉锯战。
01 无形枷锁,七年噩梦的延续
“离不了婚这件事情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只是两个名字躺在一个结婚证上。”王暖暖的声音里带着疲惫,“我们之间的纠缠让我毫无安全感。”
即使俞某冬远在泰国服刑,这位曾经被推下34米高崖的女性仍然生活在恐惧中。她担心对方母亲的潜在威胁,无法摆脱那些深夜惊醒后再难入眠的心理创伤。这段婚姻关系对她而言,早已成为具体的折磨。
更令人震惊的是,俞某冬曾索要3000万元“精神和青春损失费”作为离婚条件。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光慧明确表示:“法律上并无‘青春损失费’这一概念,本案中俞某冬明显是过错方,无权要求赔偿。”
02 司法困境,跨国离婚的三大难题
这起案件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国内首例被告在国外服刑的离婚案。两年前,王暖暖正式向法院递交离婚起诉状,但案件推进举步维艰。
陈光慧律师指出,这场离婚战面临三大困境:
涉外送达耗时长,泰国非《海牙送达公约》缔约国,虽然中泰有司法协助协定,但送达时间具有极大不确定性。
国内法官无法到泰国监狱开庭,而本案又不符合缺席审判条件。
核心证据泰国法院的刑事判决书,需要经过复杂的公证、认证和翻译程序。
“若按常规程序,可能要等俞某冬服刑完毕回国才能开庭,那时王暖暖就70岁了。”陈光慧的话语中透露出此案的特殊性。
03 技术破冰,一场庭审背后的努力
本案的成功开庭本身就是一次司法创新。视频庭审背后是中泰双方多轮协调的成果,甚至面临技术层面的挑战。
王暖暖透露,两国通讯工具差异曾成障碍。泰国相关机关曾尝试组织程序员专门为此次庭审搭建一个专门的APP,但由于技术问题最终放弃,决定使用WeChat作为视频工具。
“我的事情是首例,首例难在没有参照,那我就来做这个参照。”王暖暖的这句话,道出了此案超越个人恩怨的深层意义。
04 法律与现实,一纸离婚证的分量
从法律角度看,王暖暖的离婚诉求具备充分依据。陈光慧律师分析指出,俞某冬在王暖暖怀孕期间实施有预谋的故意杀人行为,远比重婚、家暴等法定情形更为恶劣,完全可以认定为“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尽管法律条文明确,王暖暖对结果仍持谨慎态度。“我真的怕了,不再对未发生的事做预判。”她说,“在泰国二审居然判出来一个‘错误’的答案,所以在被生活‘毒打’后,我真的已经不对未来有任何的预设。”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婚姻关系不解除意味着,王暖暖的新收入仍属夫妻共同财产,俞某冬理论上仍享有潜在权利。更严峻的是,若王暖暖未立遗嘱意外离世,俞某冬将成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05 希望之光,司法创新的破冰之举
这起案件已经超越了个人恩怨,成为司法实践的一次重要探索。陈光慧律师评价道,此案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处理“境外服刑人员离婚案”的完整路径,为全国法院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现成的、合法的解决方案。
“这是一个‘从0到1’的突破,是一次创新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程序突破。”陈光慧如此评价此案的意义。
随着科技发展,司法部门也在不断进步。电子送达、在线庭审的推行和普及,正是创新性程序突破的体现。王暖暖案恰好体现了中国司法机关在处理新型案件上的灵活性与进步性。
9月26日的庭审,不仅关乎一个人的命运。无论结果如何,这起案件已为后来者照亮了一条可能的道路。对于无数陷入类似困境的人来说,王暖暖的坚持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
当代社会,个体的悲剧往往推动着制度的完善。王暖暖的离婚证,早已超越一纸文书的意义,它将成为中国司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符号。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