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邻里血案二审维持死刑:3死1重伤,凶手曾辩称“被催眠”】

云南一男子因邻里纠纷持刀致3死1伤,二审维持死刑,其作案手段残忍且此前多次犯罪。

2024年6月6日,云南省永善县永兴街道玉笋村,一声声惨叫划破了山村的宁静。42岁的吴宗宝手持利刃,因土地纠纷连续砍击4名邻居,导致3人当场死亡、1人身受重伤。

案发后,他冷静回家藏匿凶器、换衣逃离,当日被警方抓获。2025年9月23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死刑判决。一桩因“邻里琐事”引发的惨案,以最惨烈的方式揭开了人性之恶。

一、惨案回顾:13分钟,3条人命,1个破碎的村庄

根据监控记录与判决书,案发全程仅13分钟:

  • 吴宗宝持刀闯入邻居家院落,首先砍向60岁的吴某某;
  • 随后追砍68岁的唐某某、52岁的刘某某,致三人当场死亡;
  • 最后重伤50岁的谢某某(经抢救幸存,但终身残疾)。 作案后,吴宗宝未显露慌乱,而是返回家中藏匿凶器、清洗血迹、更换衣物,随后潜逃。当晚,警方在邻镇将其抓获。 “他平时不说话,但眼神狠得吓人。”一名村民事后回忆。

二、凶手是谁?多次作案、性格暴戾的“边缘人”

吴宗宝并非初犯。判决书显示其案底累累:

  • 2004年因盗窃罪被判刑1年2个月;
  • 2021年因故意毁坏财物被行政拘留6日;
  • 2024年1月因辱骂殴打他人被拘留4日。 村民证实,其长期酗酒、赌博,性格孤僻暴躁,“村里人都躲着他”。 更令人惊愕的是,吴宗宝在一审中曾辩称自己“被催眠作案”,但司法鉴定明确:其作案时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三、二审焦点:是否属“激情犯罪”?能否从轻?

吴宗宝上诉主张,本案因邻里纠纷引发,属“激情犯罪”,请求从轻处罚。

但云南省高院经审理认为:

  • 作案手段极端残忍:持刀反复砍击受害者头颈部,致多人死亡;
  • 主观恶意极深:案发前多次扬言报复,有预谋准备凶器;
  • 毫无悔罪态度:归案后拒绝辨认工具、指认现场,甚至对庭审笔录拒不签字。 法院最终认定:“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人身危险性极大,不足以从轻处罚。”

四、悲剧背后:农村邻里纠纷为何频现血案?

此案并非孤例。近年来,农村因土地、建房、排水等琐事引发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

  • ​矛盾积累​​:农村邻里纠纷往往长期积累,缺乏有效调解机制;
  • ​法治意识淡薄​​:部分村民信奉“暴力解决”,而非法律途径;
  • ​社会边缘人群失控​​:有前科、性格偏激者易成为“隐形炸弹”。 此案中,吴宗宝与受害者之间的土地争议已存在多年,但从未通过村委会或法律程序彻底解决。

五、死刑裁定意义:法律不容践踏,生命不容亵渎

二审维持死刑,传递出明确信号:

  • 无论纠纷起因如何,暴力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合法方式;
  • 司法坚决捍卫生命权,对极端暴力犯罪“零容忍”;
  • 所谓“激情犯罪”“被催眠”等荒唐辩解,无法撼动法律公正。 目前,该案死刑裁定已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结语:惨案之后,我们更应反思什么?

一场邻里纠纷,三条人命,四个家庭永陷痛苦。

吴宗宝的死刑或许能告慰亡灵,但如何避免下一个“吴宗宝”出现,才是社会更应关注的命题。

  • ​农村矛盾调解机制​​需进一步下沉与强化;
  • ​对有前科、心理问题人群​​的监管与帮扶亟待完善;
  • ​法治教育​​必须深入乡村,让“遇事找法”成为共识。 愿悲剧不再重演,愿每一个生命都能被敬畏,每一份纠纷都能被理性化解。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