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龙也携封箱之作《中村仲藏》登陆上海,以现代戏剧演绎传统歌舞伎艺人的热血逆袭,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在上海初秋的微风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悄然酝酿。9月13日至21日,日文原版舞台剧《中村仲藏》将在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上演最后10场全球封箱演出。这是继《千与千寻》后,上海迎来的又一重量级海外舞台剧,也是中国引进戏剧市场首次迎来“封箱轮”剧目。

一场穿越三百年的梦想接力
《中村仲藏》讲述的是江户中期歌舞伎天才演员初代中村仲藏的传奇故事。在当时的日本桥堺町——江户时代的戏剧中心,一个底层龙套演员如何凭借实力与坚持,在充满排挤与欺凌的戏班后台闯出一片天地?这部剧作不仅是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每个时代追梦人的深情致敬。
主演藤原龙也在媒体通气会上的一句玩笑话,道出了整个剧组的雄心:“希望我们能不输给吉卜力的动画IP。”这位凭借《死亡笔记》《浪客剑心》等作品为中国观众熟悉的演员,身着戏服全妆亮相,眼神中闪烁着对舞台的敬畏与热爱。
传统与现代的美学融合
导演蓬莱龙太带领的创作团队,完成了一次传统与现代的精彩对话。“我们以非歌舞伎演员的班底饰演历史上真实的歌舞伎界人士,这为作品赋予了更加现代化的表达。”这种创新不仅打破了艺术形式的边界,更让古老的歌舞伎艺术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当代观众面前。
为了还原真实的江户歌舞伎戏班氛围,演员们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特训,涵盖形体、声乐、武术、乐器等多个方面。藤原龙也坦言:“能够和同一剧团的伙伴们再次以仲藏的角色一起回到歌舞伎的世界,我感到非常高兴。现在是在海外,这是很大的挑战,也让我感到兴奋。”
舞台上的人性光辉
《中村仲藏》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它对人性深处的探索。孑然一身的无名之辈,在强调门第的残酷行业中如何逆流而上?这部剧向每个观众抛出了关于梦想与现实的追问。
编剧源孝志指出:“《中村仲藏》将焦点放在歌舞伎界鲜活的幕后生活和权力斗争,不同于京剧在充满程式化美感的宏大历史剧中展现人间情感的瞬间,这部剧更多着墨于人性的细节。”正是这种对人性细腻入微的刻画,让跨越时空和文化的观众都能产生共鸣。
七年之约,上海再会
对于藤原龙也而言,这次演出是他与上海的七年之约。2018年,他因《武藏MUSASHI》首次来到上海,得到了观众热情的支持。“七年后再次回到上海,我们现在很紧张,也很兴奋。希望在《中村仲藏》也可以展现出我们最好的一面。”
市原隼人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挑战歌舞伎宗师初代市川八百藏与落魄武士酒井新左门卫。他分享了自己与角色之间的共鸣:“这是一位宗师,更是一位不为自己留退路的开拓者,让我想到自己在从艺中的许多经历。”这种艺术与生命体验的交融,正是舞台剧最迷人的魅力所在。
封箱之作,永恒瞬间
作为全球封箱前的最后10场演出,《中村仲藏》的上海站具有特殊意义。每场演出都是不可复制的艺术瞬间,每个动作、每句台词都将成为永恒的回忆。
导演蓬莱龙太道出了创作的核心感悟:“有一些风景,只有那些站在开拓前沿的人才能看到和理解。藤原龙也饰演歌舞伎界先驱的中村仲藏,我在这两人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同样特殊的孤独气息。”这种孤独,或许正是所有艺术创作的本质——在孤独中坚持,在坚持中创造不朽。
跨越文化的艺术对话
源孝志编剧对上海演出充满期待:“听说上海和北京一样都是京剧之都。我相信,不少热爱古典戏剧的本地观众也会来观看《中村仲藏》。”这种跨越国界的艺术交流,不仅让中国观众了解日本歌舞伎文化,也为两种传统戏剧形式的对话创造了难得的机会。
当《中村仲藏》的幕布在上海缓缓拉开,观众将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江户时代艺人的奋斗史,更是一群当代艺术家对传统的致敬与创新。在这部融合了歌舞伎美学与现代戏剧表达的作品中,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关于梦想的坚持,关于艺术的追求,关于在逆境中永不放弃的勇气。
这场演出必将成为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一个精彩注脚,也让上海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舞台更加丰富多彩。正如藤原龙也所期待的,也许不久的将来,他们能再次来到上海,带来更多不输吉卜力动画IP的精彩演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