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售票员以孤勇对抗网络暴力,以“砸缸到底”的决绝姿态捍卫个体尊严,折射网络时代弱势者的无奈与抗争。
近期,高兴社美女售票员“不让姐”成为抖音热点人物。她因坚持“砸缸”(反对某社不当行为)遭遇有组织的举报,直播间屡遭封禁,却越战越勇。

德云社李鹤彪、刘喆相继下场回怼,其中李鹤彪被指使用粗俗语言侮辱女性。不让姐随即发布《十问李大边角料》视频反击,引发广泛关注。
01 身份迷雾:从“让嫂”到售票员
关于“不让姐”的真实身份,曾有多种猜测。有人传言她是高兴社成员张伯鑫的妻子让嫂,但她在直播间亲自辟谣:“我只是高兴社的售票员”。
这个澄清反而增加了人们的好奇——一个普通售票员为何会卷入这场纷争?又是什么支撑她以个人身份对抗庞大的势力?
不让姐在简介中详细说明了事件起因:7月20日,她在直播卖票时,突然遭到德云社孟鹤堂、周九良粉丝的无端攻击。那些谩骂与攻击如此恶毒,以至于她将那些文字打印出来,作为证据在直播中展示。
02 网络暴力与恶性循环
展示证据的举动没有换来理解,反而引发了更多攻击。不让姐陷入了恶性循环:她越是砸缸,就越遭到疯狂举报;越是遭到举报,她就越要坚持砸缸。
这场看似不对等的对抗,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同情与支持。不让姐在直播中坦言:“我没有任何底牌,我只有你们的支持。我没有钱没有势,你们的支持是我唯一的底牌。”
前天晚上,德云社的李鹤彪、刘喆相继下场。据网友描述,李鹤彪使用了粗俗不堪的语言,含有侮辱女性和低级趣味的词句。这无疑给本已白热化的争端火上浇油。
03 挥泪呐喊:一条道走到黑?
昨晚,不让姐的抖音账号刚刚解封,她立即在高兴社门口开启直播。情绪激动时,她流着眼泪呐喊:
“砸缸这条路我走到底,我告诉你们,砸缸这条路,是你们纲丝逼我的,我豁出一切,我必须把他干趴。”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高兴社也不可能站出来支持我,因为这只是我的个人行为,不是公司行为,我也不可能把人家拖下水。”
这番表态显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坚定——明知没有后援,却依然选择坚持。
04 力量悬殊的对抗
不让姐也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是一场力量悬殊的对抗:“你们把所有最恶毒的话都用上了,都让那个李鹤某,把器官都拿出来说了,告诉你,没有用!”
但她依然相信正义的力量:“如果我一个女同志都没有退缩,都没有趴下,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
她甚至向对手发出警告:“你们完了,你们的丧钟已经被我敲响,你们完了。”这些话虽然充满勇气,但也让人担心她是否过于乐观。
此前,知名相声演员杨议也曾“砸缸”近一个月,最终无功而返。与杨议相比,不让姐无论是影响力还是资源都相差甚远。
05 个人行为与集体利益
不让姐多次强调这纯属个人行为,与高兴社无关。这种划清界限的做法,既保护了所在团体,也彰显了她的个人担当。
然而,一个售票员为何要如此执着?是为了正义?是为了公道?还是为了证明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也能坚持自己的信念?
她的呐喊已经超越了个人恩怨,成为网络时代个人对抗集体暴力的一个象征。无论结果如何,这种勇气本身就值得尊重。
06 理性思考与及时止损
有评论认为,不让姐“还是不要一条道走到黑,及时止损,才是明智之举”。这话虽务实,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所有人都选择“明智”,那么正义将由谁来伸张?
网络暴力日益猖獗的今天,需要有人站出来说“不”。不让姐的选择或许不够明智,但正是这种不明智的勇气,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当然,我们也希望她能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保护好自己,不要因过度执着而受到伤害。
不让姐的直播间屡遭封禁,但她总是能重新回来,就像她说的:“越用这种势力,我越战越勇,越战越强。”这位普通售票员的坚持,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个体对抗网络暴力的符号。
她反复言说“这只是个人行为”,却恰恰映照出集体性的困境:当普通人遭遇有组织的网络攻击,除了“豁出一切”,还能如何捍卫尊严?不让姐的挥泪呐喊,既是决绝的姿态,也是无奈的告白。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