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生腌蟹,三人送急救!医生疾呼:这些人群请远离生腌​​

浙江象山一家三口因食用自制生腌蟹感染沙门氏菌,致一人脓毒休克进ICU,医生紧急提醒肝病、糖尿病、免疫力低下及老年人群务必避免生食海鲜。

​一、深夜急诊,一碗生腌蟹引发全家危情​

几天前,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总院急诊科响起一阵急促的推车声。一位65岁的阿姨被紧急送入,面色灰白、意识模糊,连抬手的气力都已丧失。家属焦急地告诉医生:前一天晚上,全家吃了自制的生腌蟹,之后陆续出现剧烈呕吐、腹泻和高烧。

监护仪的警报声刺耳地回荡在抢救室——患者的血压已降至65/38mmHg,呼吸急促,血氧持续下降。这是典型的​​脓毒性休克​​表现,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风暴正疯狂攻击她的器官。病情恶化速度惊人,入院不到24小时,她已濒临多器官衰竭。

​二、ICU 全力抢救,与“菌”夺命​

“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率高达30%~50%,必须争分夺秒!” ICU团队迅速启动集束化救治方案:

  • 快速补液复苏,稳定循环;
  • 紧急抽取血培养,锁定致病源;
  • 广谱抗生素联合升压药双管齐下;
  •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清除炎症因子……

三天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趋于稳定,顺利转回普通病房。血液培养结果证实,这场危机的元凶是​​沙门氏菌​​——来自那盘家常腌制的生蟹。

她的丈夫也因类似症状住院治疗,儿子症状较轻自行服药缓解。一盘生腌蟹,让一家三口齐齐“中招”。

​三、生腌风险远不止腹泻,这类细菌尤其致命​

为什么有些人食用生腌后仅轻微不适,有些人却可能送命?
象山县中医医院ICU主任王杰解释,关键在于​​免疫力差异​​。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水产中,可通过肠道黏膜进入血液,释放内毒素,触发全身性炎症反应,迅速导致休克。

而他特别指出,比沙门氏菌更凶险的是​​创伤弧菌​​——“它每10分钟就能增殖一代,即便极少量的细菌也可能在几小时内引发全身感染,甚至通过皮肤小伤口侵入,对免疫力低下者堪称‘夺命杀手’。”

​四、这四类人,请坚决向生腌说“不”​

  • ​肝病患者​​:肝功能下降无法有效清除细菌,感染后死亡率超50%;
  •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偏低,伤口愈合慢,易发生严重感染;
  • ​免疫抑制人群​​:包括化疗患者、器官移植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者;
  • ​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抵抗力弱,病情进展往往更快。

​五、安全享用生腌,这三条建议能救命​
尽管生腌美味难拒,但风险不容忽视。若仍想尝试,请务必做到:

  1. ​优先选购深度冷冻处理的海鲜​​(-35℃冷冻15小时或-20℃冷冻7天),可显著杀灭寄生虫和多数致病微生物;
  2. ​自制生腌需极度谨慎​​:原料务必新鲜,反复冲洗(但注意:清洗不能彻底除菌);
  3. ​高危人群请彻底避免生食海鲜​​——蒸、煮、烤等高温烹饪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尾声:美味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一盘生腌蟹,险些让一个家庭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我们追求舌尖鲜美的同时,更需清醒认识到:​​口腹之欲,不应以健康为赌注​​。

正如医生所提醒:“传统吃法未必等于安全吃法。” 在环境污染与微生物变异日益复杂的今天,科学饮食、警惕风险,才是对家人与自己真正的负责。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