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香里迎中秋:江口县月饼产业飘出创新与传统的融合之味》

抹茶月饼正以创新风味与传统工艺,成为今年中秋消费市场的新宠。

中秋佳节渐近,月光还未盈满,舌尖上的期盼却早已被一抹清新的绿色点燃。在贵州东北部的江口县,空气里弥漫的不只是桂子香气,更有浓郁的抹茶月饼香——清新微苦的茶味与传统月饼的甜腻截然不同,正如这个时代的中秋,既守着记忆,又迎向创新。

订单激增、机器轰鸣、人手倍增……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现象:抹茶月饼,正成为今年中秋消费市场当之无愧的“新宠”。

一、茶香入饼:从区域特色到全国订单

走进贵州贵茶(集团)旗下的贵贵抹茶食品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里饼香扑鼻。工人们身着洁净工装,在智能化生产线旁有序忙碌。从成团、压制、烘烤到冷却、包装,每一枚抹茶月饼都在科技的精准掌控中诞生。

“抹茶云腿月饼已接单约6万盒,茗月伴团圆礼盒超5万盒,数字还在持续增加。”总经办主任钟进语气中难掩喜悦。他们推出的抹茶云腿、玫瑰蔓越莓、抹茶黄桃、桂花刺梨……这些听起来像饮品菜单的名字,实则是今年月饼界的新风味。通过抖音、小红书、京东等线上平台,江口县的抹茶月饼正销往全国各地。

二、手工的温度:老手艺遇见新食材

而在凯德特色产业园区的贵州梵净黔惠德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则是另一番景象。没有全自动的机器轰鸣,这里更多的是指尖的细腻动作:和面、擀皮、过秤、包馅、烘烤……老师傅吴建云带领着三十余名员工加班赶制,每一天,约1.2万个手工抹茶天麻火腿月饼从这里诞生。

“酥、松、香”——是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深绿色的酥皮之下,是饱满的火腿与天麻馅料,抹茶的微苦平衡了火腿的咸香,天麻增添了一丝药食同源的温润。食材并不将就:德江的新鲜天麻、云南宣威火腿,从源头上守护味觉的品质。

总经理岑德芬说:“我们坚持传统手工,是想让消费者尝到‘记忆中的味道’,只不过这记忆,如今多了一重抹茶的层次。”

三、创新味蕾版图:从传统到新潮的味觉跨越

如果说黔惠德公司主打的是“传统中的创新”,那么贵茶集团则更倾向于“创新中的传承”。抹茶与云腿结合,茶香解腻、火腿咸香;抹茶黄桃清新果味与微苦交织;桂花刺梨则融入了贵州本地特色水果,地域风味十足。

而黔惠德推出的六款新品,名字如诗:“樱雪醉霞蔓越糕”、“碧涛松绒蛋黄糕”、“墨玉翠影红豆糕”……不仅口味创新,连名字都带上了东方美学的意境。

四、礼盒中的月光:包装升级与文化赋能

今年的月饼竞争,不只停留在口味。黔惠德公司对礼盒进行全面升级,推出“淡抹酥月”、“抹茶酥饼”等设计,既淡雅又充满现代感。传统节日食品,正借助设计的力量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目前该公司订单量已达400万个,产值约500万元,远销香港、北京、上海等地。

五、市民认可:口碑是最好的销量

“香而不腻,适合孩子和老人。”市民刘艳在尝过黔惠德的抹茶天麻火腿月饼后这样评价。像她这样的消费者正越来越多——他们追求的不再只是甜味与高热量的满足,而是更健康、更有层次、更具新意的味觉体验。

六、中秋与国庆的双重喜悦:市场迎来爆发契机

今年中秋与国庆叠加,超长假期激发了人们的消费与馈赠意愿。从八月开始,江口县各大生产企业便提前制定计划、准备食材,以应对这波“甜蜜的爆发”。

如今在江口,月饼已不再只是一种节日符号,而是融合传统手艺与现代创新、连接地方特色与全国市场的媒介。流水线上的机器声、手工坊里的谈笑声、烤箱中飘出的香气……这一切,共同组成了一幅属于中秋的、温暖而忙碌的生活图景。

月光千年如一,月饼却常做常新。抹茶味的中秋,也许是时代送给传统的一份温柔礼物——它让记忆有了新的载体,也让团圆的味道,多了一重令人回味的清新。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