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华为在2025年第二季度以21%的全球市场份额首次超越苹果(17%),成为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第一的品牌。
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表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点。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华为以21%的全球市场份额首次超越苹果(17%),终结了后者近七年的统治地位。这一突破恰逢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被网友誉为”献给93阅兵的科技贺礼”。

一、登顶之路:全层级布局与本土化创新
华为的逆袭并非偶然。其成功基于三大核心战略:
- 金字塔产品矩阵:高端旗舰WATCH Ultimate系列(2699-23999元)配备双向北斗卫星消息、百米潜水认证等专业功能;中端GT系列(699-2488元)以年轻化设计和健康监测功能吸引60%年轻用户;入门级手环与儿童手表(209-999元)精准覆盖下沉市场。
- 渠道深度渗透:通过”千县万店”计划,华为在中国三四线城市建立超3万家门店,同时全球门店数量达6.2万家,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健康技术突破:2025年6月推出的WATCH 5系列搭载”X-TAP智感窗”功能,融合ECG心电、光学心率及触觉传感技术,一分钟生成9项健康指标报告,甚至支持高原血氧监测与情绪检测。
二、对比苹果:优势与差距并存
华为的领先优势主要体现在:
- 续航能力:苹果SE系列续航仅18小时需每日充电,华为部分型号可达两周;
- 功能本土化:国行版Apple Watch的睡眠呼吸暂停检测等功能需破解或境外购买,华为全系列支持;
- 价格跨度:华为覆盖200-24000元全区间,苹果仅覆盖2000-6800元。
苹果的护城河依然存在:
- 生态体验:WatchOS应用超5万款,覆盖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操作流畅度仍胜鸿蒙;
- 高端市场韧性:在700美元以上价位段,苹果仍占主导地位;
- 全球布局:华为75%销量依赖中国,苹果维持全球分销网络。
三、中国品牌集体崛起:小米、小天才的协同攻势
本次榜单折射出中国智能穿戴产业的整体突破:
- 小米以9%份额位列第三,同比增长38%,凭借性价比策略抢占市场;
- 小天才专注儿童细分领域,以7%份额居第四,国内儿童市场占有率超50%;
- 技术共性与差异化:三大品牌均强化健康监测、长续航功能,但华为聚焦高端科技突破,小米主打大众化市场,小天才深耕垂直场景。
四、未来挑战:4%差距下的暗流涌动
尽管华为暂时领先,但危机依然存在:
- 苹果反扑在即:2025年9月将发布十周年纪念版Apple Watch Ultra3,支持卫星通信与精准GPS定位,直击华为优势领域;
- 生态建设短板:华为应用市场手表端应用数量远少于苹果,主要以工具类和轻娱乐应用为主;
- 全球化的挑战:华为海外扩张受地缘政治制约,需突破单一市场依赖。
华为计划于9月19日发布WATCH GT6系列支持星闪技术,与三折叠手机Mate XTs同步亮相,应对苹果攻势。
五、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中国科技的全球化新阶段
华为登顶标志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历史性转变:
- 文化附加值提升:如泡泡玛特Labubu被《纽约时报》评为全球顶尖文化符号,反映中国品牌从功能输出转向情感连接;
- 健康产业融合:华为与专业医疗机构联合发起心脏、呼吸、血管健康研究,推动穿戴设备从消费电子向医疗辅助工具演进;
- 全球实验室网络:在西安、东莞、芬兰建立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整合6名博士与20位专家团队攻坚健康算法。
结语:一场尚未结束的战争
华为的阶段性胜利证明了中国科技企业可在高端市场与国际巨头抗衡,但智能手表领域的竞争远未结束。随着苹果十周年新品发布在即,以及三星、Garmin在专业领域的持续施压,华为需在海外市场拓展、应用生态构建上持续投入。这场角逐的背后,是中国品牌从技术追赶到生态引领的艰难蜕变,也是全球消费电子格局重构的缩影。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