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总理遭解职触发政坛洗牌,五位候选人角逐大位,但真正决定权掌握在下议院第一大党人民党手中,而他信家族仍是这场权力博弈的关键影子推手。
泰国政坛再起波澜。8月底,泰国宪法法院裁定总理佩通坦因“通话门”事件违反宪法,当即解除其总理职务。这位钦那瓦家族的继承人、他信政治王朝的新星黯然下台,为泰党执政联盟随之陷入剧烈震荡。

临时代理总理普坦匆忙出面协调,带队与各派展开紧急磋商。根据泰国宪法,国会下议院将重新选举新总理,眼下已有五位候选人浮出水面,展开了一场充满变数的权力博弈。
01 宪法法院一纸裁决,政治地震骤然来袭
佩通坦的下台并非毫无征兆。这位年轻总理自上任以来就一直面临保守派势力的强力制衡。“通话门”事件最终成为了导火索,宪法法院的裁决让为泰党措手不及。
政治分析家素拉育表示:“这几乎是泰国政治循环的又一次重演。他信家族的代表人物再次通过司法程序被罢免,令人不禁回想起2006年以来的类似场景。”
随着佩通坦的下台,泰国政坛瞬间进入了新一轮权力洗牌。五个政治人物迅速进入公众视野,他们分别代表着不同派别的利益诉求。
02 五位角逐者:各怀筹码的政治棋手
为泰党推出了77岁的法律老将猜格森·尼迪西里。这位年迈的政治人物早在去年就被提过名,却因健康原因退让给佩通坦,如今再度走到台前。猜格森在法律界享有声誉,但他曾被指有意触碰“冒犯君主法”,这让保守派和军方难以信任。
自豪泰党党首阿努廷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这位58岁的政坛老手在疫情时期因医用大麻合法化、推动旅游业复苏而赢得部分民意支持。他公开表态愿意全面接受人民党条件,甚至高调宣布已凑齐280席以备组阁。
前总理巴育虽然已退出政坛、转任枢密院大臣,但最新民调显示他仍以三成以上的得票率位居潜在总理人选第一。然而,重返政坛需要得到王室批准,还要辞去现职,实际操作难度极高。
另外两位候选人分别来自泰国人团结建国党和民主党。披拉攀与朱林虽然具备资历,却都深陷各自政党的困境,缺乏足够的席位支撑。
03 真正的“造王者”:人民党与三大条件
表面上看是五位候选人的竞争,但真正的造王者并不在这五人之列。重新整合后成为下议院第一大党的人民党,虽然无法直接推出总理候选人,却凭借议席优势掌握着组阁的生杀大权。
人民党的出现本身就是泰国政治恶性循环的延续。其前身远进党因主张修改冒犯君主法被判解散,骨干成员十年不得从政,但年轻选民的支持并未消散,很快在新平台上重整旗鼓。
无论是为泰党还是自豪泰党,都不得不低头接受人民党提出的“三大条件”:四个月内解散国会、举行宪法公投、优先处理泰柬边境问题。这就是泰国政治的现实——表面是选举,实则是利益与条件的交换。
04 他信的影子:远在海外却无处不在的关键角色
在这场政治博弈中,有一个名字虽然未直接出现,却无处不在——他信·西那瓦。这位流亡多年的前总理虽然因2006年政变被迫离开泰国,但其家族势力在泰国政坛始终不容忽视。
从妹妹英拉到女儿佩通坦,再到如今的猜格森,每一次政治转折都绕不开他信的算计。2023年他获得特赦归国,本以为可以借红蓝联盟重建势力,谁料保守派利用宪法法院接连罢免其代表人物。
现在,他信面临关键抉择:是继续强硬,坚持保住总理宝座的主导权,还是退一步以保留政治生命,换取长期利益?这个决定将直接影响为泰党的战略走向。
05 政治循环:泰国民主的难解之结
泰国的政治循环至此再次显现其顽固性。从录音通话门的导火索,到法院的裁定,再到组阁谈判的暗箱运作,过程几乎完全重演了过去几十年的模式。
军方与保守派利用法律与制度的武器进行清算,而他信家族则一再通过妥协与卷土重来维持存在感。年轻人寄望的改革力量屡遭打压,却始终没有消失。
曼谷大学政治学教授讪玛指出:“这种循环已经成为泰国政治的特征。各方都在现行体制下博弈,但没有人真正尝试打破这个循环。”
06 未来走向:多重可能性与军方的影子
未来几天,泰国国会是否会临时加开新总理投票议程,将成为观察局势走向的关键。如果僵局持续,军方也可能以“稳定”为由再次出手,接管政权并延续动荡循环。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最可能的结果是各方达成某种妥协,组建一个过渡政府,并在较短时间内重新举行大选。然而,这种妥协能维持多久仍是未知数。
对于泰国普通民众而言,政治动荡已经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曼谷一家餐馆老板告诉记者:“我们只希望政局稳定,游客才会来,我们的生意才能做好。”
泰国政坛的这场权力游戏远未结束。五位总理候选人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真正较量的还是背后各方势力。
无论最终谁出任总理,都需要面对一个根本性问题:如何打破泰国政治中不断上演的解职、组阁、妥协与政变的循环?这不仅是新总理的挑战,更是整个泰国政治体制面临的考验。
在这个东南亚重要国家走向未来的道路上,政治稳定与民主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而这一次的政治危机,是否会成为改变的契机,还是又一个循环的开始,唯有时间能够给出答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