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营养+运动”双管齐下:早餐吃好午餐吃饱,课间运动十分钟,助力孩子学习更专注、成长更健康。
九月伊始,各中小学陆续开学,安静的校园再次充满欢声笑语。随着新学期的开启,如何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中保持充沛的精力,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9月2日,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阎青为家长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营养+运动”的健康讲座,为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支招。

开学营养需求升级,四大关键要点需牢记
“开学后,学生的营养需求会发生明显变化,能量需要相应增加。”阎青副主任开门见山地指出。经过一个暑假的相对放松,孩子们需要快速适应紧张的学习节奏,这对他们的身体和大脑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她将开学后的营养需求归纳为四个方面:首先是最关键的大脑营养需求。学生们需要足够的营养素来支持大脑功能,特别是DHA和B族维生素的及时补充至关重要。DHA被称为“脑黄金”,对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有显著帮助,可以通过食用深海鱼、核桃等食物来补充。
其次是蛋白质需求的增加。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蛋白质是身体生长和修复的必需营养素。阎青建议优先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肉、鸡肉,适量食用牛肉、羊肉和猪肉,但要避免肥肉和烟熏腌制肉品。每天保证一个鸡蛋的摄入,并且不要丢弃蛋黄,因为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大脑发育十分有益。
第三是微量营养素的需求,包括铁、锌、钙等。这些营养素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认知发展非常重要。阎青特别强调,缺铁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缺锌影响味觉和免疫力,而钙质则直接关系到骨骼发育和学习效率。
最后是水分摄入的重要性。学生在学校可能因为忙碌而忽视了喝水,但脱水会直接影响认知功能和身体活力。她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足够的水壶,并教育孩子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
三餐搭配有讲究,早餐切忌“路边解决”
“一日三餐要定时,营养要均衡,避免暴饮暴食。”阎青特别强调了早餐的重要性。很多家长因为早晨时间紧张,选择在路边买快餐或者准备一些面包零食让孩子在路上吃,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她详细解释道,一份优质早餐应包含谷物、蛋白质、果蔬、奶制品四大类。比如全麦面包配牛奶鸡蛋,再加上桃子等水果和核桃等坚果,就能让孩子从清晨就充满能量。“早餐不仅要吃,还要吃好。经过一夜的消耗,身体急需补充营养,早餐质量直接关系到上午的学习效率。”
午餐同样不能马虎。阎青建议午餐要吃饱,均衡搭配,遵循“菜、肉、饭”的科学配比,比例大致为2:1:1。这样的搭配既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又能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对于零食,阎青建议要控制高糖、高盐、高脂肪零食的摄入,可以选择水果、酸奶、坚果等健康零食作为补充。“晚餐不宜过饱,七八分饱即可,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睡眠和第二天的学习状态。”
课间十分钟,运动放松很重要
除了营养,适当的运动同样不可或缺。阎青提醒同学们:“下课不要窝在教室,出去动一动。”充分利用每节课间的10分钟,进行跳绳、踢毽子或简单的拉伸运动,都是有效的放松方式。
适当的身体活动能缓解久坐带来的疲劳,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下一节课的专注度。她建议学校可以在课间播放轻松的音乐,鼓励学生离开座位活动身体。家长也可以在家引导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比如晚饭后散步、周末进行户外活动等。
营养运动双管齐下,助力学习事半功倍
阎青最后总结道:“营养和运动是支撑孩子健康学习的两个重要支柱。就像一辆车需要汽油和保养一样,孩子需要营养提供能量,需要运动保持身体机能。”她建议家长在新学期开始之际,帮助孩子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时间。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营养需求也会有个体差异。”阎青建议家长多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需要可以咨询专业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新学期,新起点。通过“营养+运动”的双重保障,让孩子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学习挑战,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助力他们在新学期里不仅学得好,更能长得棒!
记住:健康的孩子更会学习,运动的孩子更有活力。让我们从这个新学期开始,共同践行“营养+运动”的健康理念,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