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守长沙:墨茉点心局与网红品牌的“围城之困”

墨茉点心局关闭外地门店退守长沙,折射出网红品牌依赖地域流量、缺乏产品护城河的“文和友陷阱”困境。

从株洲闭店、衡阳收缩,到全面退守长沙——墨茉点心局的战略撤退,仿佛一场网红品牌生存困境的残酷预演。

9月1日,墨茉点心局关闭株洲、衡阳最后两家外地门店,仅保留长沙20余家门店及衡阳唯一市州分店。曾估值20亿、单店身价破亿的“中式烘焙神话”,在短短两年间从全国扩张到退回原点,折射出网红经济难以逾越的“长沙魔咒”。

一、撤退路线图:从全国野心到长沙固守

2021年,墨茉点心局在资本簇拥下诞生于长沙黄兴路步行街。彼时,它与茶颜悦色比邻而居,凭借“现烤麻薯+国潮包装”迅速引爆流量。资本疯狂涌入:一年内完成3轮融资,估值突破20亿,单店估值碾压喜茶、星巴克。

然而神话迅速褪色:

  • 2023年末,北京、杭州、武汉门店全部关闭;
  • 2024年,常德、邵阳等湖南地级市门店相继收缩;
  • 2025年9月,株洲、衡阳门店关闭,彻底退回长沙。

官方解释始终如一:“聚焦大本营”“优化运营”——但市场读懂的,是一场无奈的败退。

二、为何走不出长沙?网红品牌的三大死穴

1. ​​产品无护城河​

麻薯、泡芙等产品并无技术壁垒,口味与传统中式烘焙相比优势不足。所谓“低糖低油”概念近年被健康科普证伪,消费者新鲜感消退后复购率骤降。

2. ​​性价比失衡​

尽管今年6月降价至20元以下,但对比街头传统糕点仍显昂贵。网友吐槽:“3元的麻薯和街边1元的区别在哪?可能只是包装费。”

3. ​​长沙特供流量模式失效​

文和友、茶颜悦色、墨茉点心局均依赖长沙“打卡经济”:游客为情绪买单,本地人却不复购。一旦走出湖南,失去旅游流量加持,品牌吸引力迅速衰减。

三、“文和友陷阱”:网红品牌的集体困局

“文和友陷阱”一词逐渐成为行业反思的焦点:

  • ​过度包装​​:国风装修、情怀营销取代产品本质;
  • ​缺乏核心壁垒​​:无独家配方或不可替代体验;
  • ​流量依赖症​​:依赖网红城市打卡流量,无法深耕异地市场。

茶颜悦色转型零食量贩,文和友外地项目遇冷,墨茉退回长沙——三者殊途同归,揭示同一真相:
​没有产品力的网红品牌,终将成为流星。​

四、长沙:网红品牌的“温室”与“围城”

长沙因其旅游属性、低成本试错环境及媒体传播力,成为网红品牌孵化圣地。但这座城市的魔力也是一把双刃剑:

  • ​温室效应​​:本地打卡文化掩盖产品短板,造成“虚假繁荣”;
  • ​围城困境​​:品牌困于长沙流量舒适区,难以突破地域认知边界。

一位消费者坦言:“在长沙排队吃墨茉是旅游仪式感,回北京后楼下鲍师傅更香。”

五、出路何在?从“网红”到“长红”的破局思考

  1. ​产品回归​​:打造具有技术壁垒或口味独占性的核心产品;
  2. ​本地化深耕​​:走出长沙不等于全国铺店,需针对异地市场调整产品与运营;
  3. ​去网红化​​:减少对流量和资本的依赖,构建健康财务模型;
  4. ​文化深度​​:国潮不应止于装修,需与传统文化真正融合创新。

墨茉的退守,不是终局,而是警示。
网红经济的下半场,正在从“流量游戏”走向“产品战争”。
唯有跳出长沙围城,才能看见真正的星辰大海。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