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山到珞珈山:“玻璃娃娃”田艳青的武大梦与一场延续三年的温暖约定

“玻璃娃娃”田艳青以631分考入武汉大学,在恩师三年约定的护送和校方特制无障碍宿舍与母亲陪读的支持下,如愿开启历史专业求学路。

八月的最后一天,武汉大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新生。当轮椅缓缓驶过梧桐成荫的校园小路,田艳青——这位被称作“玻璃娃娃”的姑娘,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珞珈山。在她的身后,是一场跨越山川的护送,一个延续三年的约定,和无数双托举起她大学梦的温暖之手。

一场跨越三年的约定:恩师袁辉的守护承诺

清晨六点的巴东野三关镇,天光微亮。支教老师袁辉仔细检查了车辆状况,开始了这趟特殊的旅程。“早在三年前,我就答应过青青,要送她去大学报到。”这个朴素的承诺,在2025年8月30日这个秋日成为了现实。

车内,田艳青举着手机不停记录窗外的风景。从鄂西深山到武汉都市,沿途的景色变换如同她的人生轨迹——充满坎坷却终见开阔。这是她第二次来到武汉:第一次是为查探成骨不全症的病因,那时的她或许不曾想过,有朝一日能够以武汉大学新生的身份重返这座城市。

“她全程精神十足,几乎没怎么休息。”袁辉老师的话语中满是欣慰。当车辆驶过长江大桥时,田艳青兴奋地拍照留念,车内洋溢着欢声笑语。这个曾经被病痛禁锢的姑娘,此刻正奔向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631分的奇迹:病痛无法阻挡的求学路

成骨不全症,俗称“玻璃娃娃”,意味着骨骼极易骨折。对大多数人而言简单的行走、坐卧,对田艳青都是需要小心翼翼完成的挑战。然而身体的局限从未禁锢她求知的渴望。

2025年高考,田艳青以历史方向631分(含少数民族加分10分)的优异成绩,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录取。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与病痛抗争的日夜,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与付出。

十二年来,在与病痛相伴的日子里,她用乐观与坚强铺就了自己的逐梦之路。从家门口的无名大山到百年名校珞珈山,这段路程她走了整整十二年,每一步都浸润着汗水与坚韧。

武大的温暖迎接:无障碍宿舍与母亲陪读

当日下午4时,田艳青身着武大校友企业家联谊会赠送的文化衫,与袁辉在武大行政楼前并肩合影。“武大,我来了!”她的一句感慨,道尽多年期盼。

校方的关怀无微不至。早在录取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就第一时间与后勤部门沟通,为她申请了位于一楼的无障碍宿舍。宿舍内,床位高度适宜、无需攀爬,桌椅可依身高调整,浴室和宿舍内加装了防护栏和借力扶手。为方便母亲陪护,宿舍仅安排两个床位。

“宿舍条件比想象中更好,床、衣柜都是新的,窗外风景也很好。”田艳青喜悦地说。母亲张彩林一边整理床铺一边表示:“学校考虑得非常周到,这四年我会专心陪女儿读书。”

辅导员孙琳也表示自己住在同楼,可随时响应需求。“在这里学习生活,心里特别踏实。”田艳青笑着说。

亦师亦友的明灯:袁辉与田艳青的师生情

在田艳青心中,袁辉是照亮她求学路的明灯。“他陪我走过小学六年,把我从病痛的阴影里拉出来,引我走进知识的大门。”高中时,田艳青曾表示希望袁辉送自己上大学,如今诺言成真。

作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生,袁辉对同样选择历史专业的田艳青寄予厚望:“历史学要多读书、勤钻研,希望她掌握学习方法,多与同学交流。”临别之际,他再次承诺:“以后只要来武汉,我都会来看你。”

这份师生情谊超越了寻常的教学相长,成为支撑田艳青前行的重要力量。从小学到大学,袁辉不仅传授知识,更用持续的陪伴告诉她:你并不孤单。

母爱如磐:母亲四年的陪读承诺

更让田艳青安心的是,母亲将陪读四年,“有家人在,生活和精神都有底气。”这句话道出了残疾学子的心声——无障碍设施固然重要,但亲情的陪伴更是无可替代的精神支撑。

母亲张彩林整理床铺的身影,是母爱最朴素的诠释。四年陪读,意味着放弃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全身心陪伴女儿度过大学时光。这份牺牲,源自母亲最深沉的爱。

无障碍教育的中国实践:从个别关怀到制度保障

田艳青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缩影。从个性化的宿舍改造到人性化的陪读政策,武汉大学的做法展现了高校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与支持。

这种支持不再停留在慈善层面,而是逐渐形成制度化的保障体系。从入学前的沟通,到住宿的安排,再到后续的学习支持,一套完整的支持系统正在形成。

历史的新篇章:在珞珈山书写人生

选择历史专业,对田艳青而言别有深意。身体受限的她,通过历史研究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古今中外的智慧对话。在书海中,她可以获得心灵的自由翱翔。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和人文关怀精神,这里将成为田艳青探索历史奥秘、实现学术梦想的沃土。尽管前方仍有挑战,但她已经用过去的十二年证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追梦的脚步。

当夕阳西下,袁辉老师即将返程,田艳青在崭新的宿舍里开始整理书籍。母亲在一旁轻声叮嘱,窗外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欢迎这位特殊的新生。

从深山到珞珈山,田艳青的旅程印证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更展现了人间温情的伟大。在这个开学的季节,她的故事如同秋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心灵。

珞珈山迎来了又一位学子,而这位学子的到来,也让这座百年学府增添了更多的温度与光芒。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