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0元一斤到10元3斤,“葡萄界爱马仕”阳光玫瑰为何跌落神坛?

昔日“葡萄界爱马仕”阳光玫瑰因盲目扩种导致供过于求,价格暴跌至10元3斤,反而让品质稳定的巨峰葡萄实现价格逆袭。

曾几何时,阳光玫瑰葡萄被誉为“水果界的爱马仕”,标价动辄每斤上百元,甚至创下过300元一斤的天价。如今,这款昔日贵族水果却悄然沦为了“平民食品”,在长沙红星水果批发市场,随处可见10元3斤的阳光玫瑰,价格跌幅令人咋舌。

价格断崖:从奢侈品到地摊货

8月25日,长沙红星水果批发市场的景象令人感慨万千。阳光玫瑰葡萄被堆放在各门店最显眼位置,价格牌上清晰标注着“3.8元/斤”、“10元3斤”的字样。一位店家告诉记者:“价格是这几个月看着一路掉下来的,之前15块8,12块8,到现在一路跌到了3块8。”这样的低价在往年是从未有过的。

不仅批发市场如此,线下商超也同样未能幸免。在步步高星城天地店,阳光玫瑰已成为该门店所有葡提产品中价格最低的,与国产红提同价,仅售7.9元/斤。相比之下,巨峰葡萄、茉莉香葡萄、蓝宝石葡萄纷纷占据中、高价区位,每斤售价分别为11.9元、12.9元、15.9元。

就连山姆超市的高品质“玫瑰香青提”也从三年前239元5斤的高价,缩水到了79.9元5斤。阳光玫瑰的价格崩塌已成不争的事实。

品种逆袭:巨峰葡萄的翻身之路

令人意外的是,曾经被阳光玫瑰“几倍杀”的巨峰葡萄,不仅价格没有大幅跳水,甚至较往年还有小幅上升,来到了6-9元的价格区间。在线下商超,巨峰葡萄的均价都已达到10-15元区间,已与高品质阳光玫瑰价格基本持平,甚至有赶超的势头。

一亩田平台8月11日发布的供应数据显示,近2个月以来,葡萄单品中,采购热度排名最高的是巨峰葡萄,其次才是近年话题度最高的阳光玫瑰。这一数据印证了市场格局的悄然变化。

背后原因:供过于求与品质参差

阳光玫瑰的价格暴跌并非偶然。一位批发商道出了真相:“前几年卖得好,种这个的也变多了,包括湖南本土像常德澧县,产量都不小。”阳光玫瑰于2006年前后引入中国,起初因栽培技术不成熟,仅在少数地方零星种植。近十年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并推广,阳光玫瑰迅速爆火,成为“高端水果”代名词,全国各个葡萄产区的种植户争相引进这一品种。

然而,盲目扩种导致了市场供应量的急剧增加。红星全球农批中心水果批发市场经营科员邓蕾告诉记者,该市场上阳光玫瑰的主要产区为湖南、湖北,即将衔接到安徽、江苏、陕西、河北产区。目前,市场葡萄的日均到货量在1000吨左右。

与此同时,品质参差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种植技术差异和管理水平不一,市场上阳光玫瑰的品质出现了明显分化。有消费者反映:“现在的阳光玫瑰没有以前那么甜了,香味也淡了很多。”品质下降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滑。

市场转变:种植户开始退场转种

随着阳光玫瑰价格持续走低,种植户们已经开始做出反应。据报道,不少种植户已经开始陆续退场,转向种植巨峰、红提等老品种葡萄。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市场规律的调节作用,也预示着葡萄种植产业结构的重新洗牌。

然而,市场上不少水果批发商认为,阳光玫瑰这一品种已到达“底价”:“不能更低了,再低就没人种了,价格又会起来的。”这种观点暗示着市场可能已经触底,未来价格可能会有一定回升。

消费者态度:便宜也有忠实粉丝

尽管阳光玫瑰价格大幅下跌,且口碑受到冲击,但在线下仍然有不少消费者选购。“又甜又脆,我就爱这个味,在我看来还是没有替代的。”消费者王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很多人说该品种口感有所下降,但只要挑选好品质,变化也不是很大。倒是价格是实实在在便宜了很多,以前还有点舍不得买,现在随便装。”

这种消费心理代表了一部分消费者对阳光玫瑰的态度:虽然品质可能有所下降,但价格的大幅降低使得性价比显著提升,仍然具有购买吸引力。

产业反思:盲目跟风的教训

阳光玫瑰从神坛跌落的过程,为农产品种植业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它展示了一个优质品种如何从稀缺到过剩,从高端到平民的完整过程,反映了农产品市场的规律:当一个品种利润可观时,往往会引起盲目跟风种植,最终导致供过于求,价格暴跌。

这种周期性的波动不仅影响种植户的收益,也可能影响产品的品质声誉。如何在市场调节与产业规划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类似情况重复发生,是相关产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未来展望:品质回归或成为出路

对于阳光玫瑰的未来发展,业内专家认为,单纯的价格竞争已经不可持续,回归品质或许才是出路。通过提升种植技术、加强品质管控、建立品牌差异化和实施分级销售策略,或许能够帮助阳光玫瑰找回部分市场价值。

同时,建立健全的产业规划机制和市场预警系统,引导种植户合理规划种植品种和面积,避免盲目跟风,也是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的关键。

从300元一斤到10元3斤,阳光玫瑰的价格变迁不仅是一个品种的兴衰史,更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生动教材。它提醒我们,无论是种植者还是消费者,都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既要看到眼前的利益,也要考虑长远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真正受益。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