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内部温和派与女性权益的隐秘博弈:阿富汗困局如何破局?​​

“塔利班内部95%成员私下支持女性权益,但受制于宗教服从机制难以推动改革,阿富汗困局需内外联动破局。”

2025年8月,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权四周年之际,国际社会对阿富汗的关注焦点已从”是否承认塔利班政权”转向”如何推动其内部变革”。尽管俄罗斯成为首个正式承认”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的国家,德国也允许塔利班外交官履职,但阿富汗的女性权益和包容性政府建设仍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

​一、塔利班内部的分裂:95%成员私下支持女性权益?​

阿富汗前政府内政部长、现任和平事务特使穆罕默德·奥马尔·达乌扎伊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在与塔利班成员私下交谈时,95%的人赞同保护女性受教育和工作权利,支持组建包容性政府。”​​ 然而,这些观点并未转化为政策。

​塔利班内部的权力结构解析:​

  1. ​宗教领袖派​​:以最高领袖阿洪扎达为核心,身边顾问多为强硬保守派,反对女性教育和世俗化改革。
  2. ​政治务实派​​:以政治办公室领导人巴拉达尔为代表,曾参与多哈谈判,倾向于与国际社会妥协。
  3. ​军事强硬派​​:”哈卡尼网络”主导安全事务,立场摇摆但更关注实际利益而非意识形态。

​矛盾焦点​​:尽管多数成员私下支持改革,但塔利班的决策机制要求绝对服从最高领袖,导致温和派无法公开推动变革。

​二、国际社会的两难:承认or制裁?​

过去一年,与阿富汗临时政府实际接触的国家数量翻倍,但策略效果有限:

  • ​俄罗斯的承认​​:基于地缘战略考量,希望填补美国撤离后的权力真空。
  • ​德国的务实接触​​:通过外交官派驻试探塔利班灵活性,但未放松人权条件。
  • ​美国的秘密谈判​​:特朗普政府优先解决美国人质问题,尚未涉及女性权益等核心议题。

​达乌扎伊指出​​:”国际社会策略没错,但塔利班目前过于僵化。” 关键在于如何支持内部温和派获得更大话语权。

​三、破解僵局的三种路径​

  1. ​”秘密激励”温和派​
    • 通过解除旅行禁令、提供经济项目等”非公开奖励”,增强巴拉达尔派系的影响力。
    • 避免公开背书,防止强硬派指责温和派”被西方收买”。
  2. ​改革多哈进程​
    • 当前联合国主导的多哈机制效率低下,需引入中东国家(如沙特、阿联酋)和中国等新调解方。
    • ​中国的角色​​:作为非”代理人战争”参与方,中国可推动阿富汗问题去地缘政治化。
  3. ​人道援助”去政治化”​
    • 绕过塔利班政府,通过联合国机构直接向阿富汗民众提供援助,缓解民生危机。
    • 例如:由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执行粮食分发,避免资金被挪用。

​四、女性权益的隐秘抗争​

尽管塔利班官方禁止女孩接受中学以上教育,但实际执行存在漏洞:

  • ​地下学校​​:喀布尔等地仍有秘密女子班级,由前教师冒险运营。
  • ​技术规避​​:部分家庭通过在线教育绕过禁令,使用加密网络接入课程。
  • ​国际压力​​:德国等国家将女性教育作为承认塔利班的前提条件,但尚未形成统一阵线。

​案例​​:2024年,霍斯特省一所女子学校在地方长老默许下复课,显示基层对政策的柔性抵抗。

​五、未来展望:变革的可能性​

  1. ​塔利班内部更迭​​:若阿洪扎达的健康状况恶化(传言其已患重病),巴拉达尔派系可能主导决策。
  2. ​经济倒逼改革​​:阿富汗财政濒临崩溃,塔利班或被迫妥协以获取国际援助。
  3. ​青年一代觉醒​​:接触过互联网的塔利班年轻成员,对极端政策的抵触情绪日益增长。

​达乌扎伊的警示​​:”阿富汗问题不能仅靠外部施压解决,必须找到内部变革的杠杆。”

阿富汗的困局,本质上是”传统与现代化””封闭与开放”的拉锯战。国际社会需要更精细化的策略——既保持压力,又为塔利班内部的温和声音创造空间。正如达乌扎伊所言:”改变不会来自一场会议,而是来自无数个隐秘的对话和妥协。”或许,那95%的”私下赞同”,正是阿富汗未来的希望所在。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