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古偶对决:《子夜归》陷套路争议,《献鱼》以反套路突围,折射古装剧创新与守旧的博弈。
2025年暑期档尾声,两部同源IP改编的古装剧《子夜归》与《献鱼》即将正面交锋。前者由许凯、田曦薇主演,主打悬疑志怪;后者由陈飞宇、王影璐担纲,讲述穿越仙侠。尽管师出同门(原著作者相同),但预告片释出后,市场反响却呈现冰火两重天。这场”左右互搏”的背后,折射出当前古装剧创作的突围困境与创新可能。

《子夜归》:志怪外壳下的套路困局
作为《无忧渡》后的又一部悬疑志怪剧,《子夜归》甫一官宣就面临审美疲劳的挑战。剧中许凯饰演的捉妖师与田曦薇扮演的妖市统治者,延续了”人妖虐恋+拯救苍生”的经典模板。从预告片可见,前期女追男的轻喜剧铺陈,中后期身份揭露后的刀剑相向,与《仙剑3》徐长卿、紫萱的故事线高度重合。这种”三界之恋”的叙事,在近五年仙侠剧中已出现17次之多。
更值得玩味的是演员与角色的适配度争议。许凯在综艺《密室大逃脱》中”胆小如鼠”的表现,与剧中捉妖师形象形成强烈反差。网友调侃”这不是捉妖,是妖捉他”的评论获赞过万,反映出观众对演员综艺形象与戏剧角色割裂的敏感。制作方试图用”第一美男”设定强化许凯的古装优势,但在悬疑题材已被《唐朝诡事录》《大宋少年志2》拉高标准的当下,仅靠颜值难以支撑内容深度的缺失。
《献鱼》:反套路叙事的突围尝试
相较之下,《献鱼》的”咸鱼穿越”设定展现出新鲜感。女主从社畜穿越成修仙界摆烂弟子,与陈飞宇饰演的”大魔头”产生跨服对话——当女主提出”双休”诉求被误解为”双修”时,这种职场文化与仙侠语境的碰撞制造出预告片最高光笑点。该剧巧妙地将Z世代反内耗心态植入仙侠框架,与《苍兰诀》”佛系小仙女+暴戾魔尊”的配置相比,更强化了现代价值观对传统叙事的解构。
不过选角争议同样存在。陈飞宇的阴鸷气质虽贴合角色,但女主王影璐的”钝感”长相与常规甜妹人设的差异,让CP感成谜。有业内人士透露,制作方曾接触赵露思未果,这种”退而求其次”的选角,可能影响情感线的说服力。但预告中密集的”贴贴”镜头,暗示剧方试图用工业糖精弥补化学反应不足,这种策略在《重紫》等剧中已有前车之鉴。
同源IP的差异化生存法则
两部剧的同作者背景,反而凸显了改编策略的分野:
- 《子夜归》选择安全牌:沿用成熟的人妖恋模板,依赖流量演员与精美服化道,但创新乏力。其预告片抖音点赞量仅《献鱼》的60%,显示年轻观众对老套路的倦怠。
- 《献鱼》押注 novelty:将”躺平文学”嫁接仙侠世界,类似《传闻中的陈芊芊》当年的破局路径。其”打工人穿越修仙界”的梗已在微博产生2.3亿阅读量,话题潜力可观。
值得关注的是,两部剧都面临暑期档”悬疑过热””仙侠过饱和”的红海竞争。《无忧渡》《苍兰诀2》的余温未散,观众对同类题材的阈值已被抬高。据云合数据,2025年Q2古装剧有效播放量同比下滑18%,市场正在惩罚缺乏真创新的作品。
爆款公式的迭代启示
从预告反馈可提炼当下古装剧的求生指南:
- 人设比世界观更重要:《献鱼》女主”反卷斗士”的标签,比《子夜归》的”猫公”更易引发共情
- 梗密度决定传播力:”双休/双修”的误会设计,比传统撒糖更符合短视频传播逻辑
- 演员与角色的次元壁不能破:许凯的综艺形象反噬,证明”剧综分离”的重要性
这场同门对决的终极启示或许是:当IP改编进入深水区,制作方必须在”安全区复制”与”风险区创新”间作出抉择。就像《献鱼》女主的那句台词:”修仙界不需要另一个救世主,只需要一个能准时下班的打工人。”观众要的,也不过是些新鲜的快乐罢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