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背着通缉令活了这么多年,今天必须讨个公道!”

镜头前,香港艺人陈佩思眼眶泛红,声音颤抖着说出这句压抑已久的控诉。曾经TVB儿童节目里笑容甜美的“佩思姐姐”,如今却因一场持续十余年的骗局,成了社交媒体上最令人心碎的主角。
一、童年偶像的噩梦:从合伙开店到突遭通缉
2011年,陈佩思还是TVB荧幕上亲切的儿童节目主持人。经朋友介绍,她结识了自称“诚意转让小吃店”的何静雯(何小姐)。两人一拍即合,各自出资接手店铺。由于主持工作繁忙,陈佩思放心地将账目全权交由何小姐管理。她不曾想到,这份信任竟成了噩梦的开端。
一年后,一封税务局的信件如惊雷般炸响:公司连续数年未报税,她已被列入通缉名单!“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明明店铺一直在运营,怎么会变成这样?”陈佩思在视频中哽咽道。更让她心寒的是,当她试图联系何小姐时,对方早已更换手机号,如人间蒸发般消失。
二、骗局连环爆发:朋友受牵连、店铺惨倒闭
雪上加霜的是,何小姐竟同时以“环保公司”名义招募陈佩思的朋友入股,承诺月薪过万,最终却拖欠工资、失联跑路。为填补税款和安抚受牵连的朋友,陈佩思不得不变卖个人物品凑钱,那家曾寄托她创业梦想的小吃店也彻底关门。
“那段时间,我每天接到追债电话,朋友们的埋怨像刀子一样扎在心里。”她含泪回忆。最讽刺的是,当她独自承担后果时,何小姐却被曝出在加拿大逍遥,甚至改名换姓继续活跃于社交圈。
三、十年隐忍后的爆发:道歉还是二次伤害?
此次陈佩思公开控诉后,何小姐突然现身道歉,声称自己当年被IT公司骗走58万,因无力经营才逃至加拿大。但这番说辞迅速遭陈佩思驳斥:“她至少换过三个名字,连退股手续都没办完就消失!现在一句轻飘飘的道歉,能弥补我这些年的煎熬吗?”
网友迅速扒出何小姐近年以“热气球网红”身份晒出的奢华生活照,对比陈佩思为还债缩衣节食的十年,更显讽刺。评论区一片愤慨:“改名躲债,消费别人的善良,良心不会痛吗?”
四、港媒追问:娱乐圈艺人的创业之痛
事件曝光后,港媒深入追踪发现,陈佩思的遭遇并非个例。许多艺人为谋后路尝试经商,却因轻信他人或疏于管理跌入陷阱。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艺人身份反而容易成为目标,骗子利用他们的公众形象为自己背书。”
更令人唏嘘的是,陈佩思在事业上升期因此事淡出荧幕,直到近年才凭综艺节目逐渐回归。她坦言:“我曾害怕影响形象不敢发声,但现在只想提醒大家——信任要有底线。”
五、尾声:公道不在口头,而在行动
视频最后,陈佩思擦干眼泪,郑重望向镜头:“我不需要虚情假意的道歉,只希望对方真正承担责任。”她的勇敢获得了大量网友声援,而何小姐的社交账号已迅速关闭评论功能。
一场持续十年的罗生门,揭开了人性之暗,也照见了坚韧之光。或许正如网友所言:“善良不该被辜负,沉默换不来公道。陈佩思站出来的这一刻,已经赢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