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农发集团在崇明稻田举办音乐节,同步推出科技与生态兼具的“搭饭”系列鲜食米饭,展现现代农业新风貌。
2025年9月24日,崇明岛的金色稻浪在秋风中翻涌,一场别开生面的“稻田音乐节”正在这里上演。这不是传统的乡村庆典,而是光明农发集团用艺术形式书写的现代农业宣言。在沉甸甸的稻穗环绕下,集团正式发布了备受期待的“搭饭”系列鲜食米饭,用科技与创意重新定义了一碗米饭的价值。

01 稻田舞台,艺术与农耕的跨界共鸣
当小提琴的旋律在稻浪上方飘荡,当现代舞者的身影与摇曳的稻穗相互映照,这场在丰收季节举办的音乐节,展现出现代农业的全新面貌。观众席不是整齐的座椅,而是一捆捆金黄的稻束;舞台背景不是华丽的布景,而是无垠的田野。
“这是我们对农业的理解——它不仅是生产,更是文化与艺术的载体。”光明农发集团的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场景颠覆了人们对农业活动的传统认知,将农耕文明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
在稻田音乐节的举办地崇明生产基地,连绵的金色稻浪成为最壮观的舞台背景。艺术与农耕的这次跨界融合,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对农业价值的重新诠释。
02 “搭饭”问世,科技米饭的全新定义
在音乐节的高潮时刻,光明谷锦“搭饭”系列鲜食米饭正式亮相。这不仅仅是一款新产品,更是农业科技与市场洞察的结晶。
“搭饭”系列选用的“沪软玉1号”优质软米,是集团自主选育的品种,其口感经过精心调配,完美贴合现代消费者的偏好。但更令人惊叹的是其背后的科技含量:通过应用“氮高效利用”技术,水稻种植过程中减少了20%以上的氮肥用量,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绿色管理。
“我们不仅要让市民吃饱,更要让大家吃好。”产品研发负责人介绍,“搭饭”系列的每一粒米都承载着科技与生态的双重价值。这意味着消费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在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03 全产业链布局,守护上海“米袋子”
作为保障上海市民“米袋子”的重要力量,光明农发集团展现了其完善的全产业链布局。目前,崇明国庆稻正陆续发往上海各销售网点,而东北基地的大米也已登陆各大超市。
这种多区域、多品种的布局策略,既保障了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的多元化需求。从东北黑土地到崇明生态岛,不同风土孕育的大米各具特色,共同丰富着市民的餐桌。
在音乐节现场,厨师们用“搭饭”米饭快速制作出各式美食,从传统菜饭到创新料理,展现了大米作为主食的无限可能。这种“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呈现,让参与者直观感受到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成熟与完善。
04 绿色农业,科技赋能下的生态承诺
在丰收的喜悦背后,是光明农发对绿色农业的坚定承诺。“氮高效利用”技术只是集团科技赋能农业的一个缩影。通过减少化肥使用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崇明岛珍贵的生态环境。
“我们追求的丰收,是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三重丰收。”集团相关负责人强调,这种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从选种、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过程。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光明农发的实践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随着新米的陆续上市,上海市民将有机会品尝到这些承载着科技与生态价值的美味。而“搭饭”系列的推出,无疑将为都市人的主食选择增添更多绿色、健康的选择。
夕阳西下,稻田音乐节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但属于光明农发的丰收季节才刚刚开始。在崇明基地,收割机即将开进稻田,将金色的稻浪变成颗粒归仓的喜悦。
“搭饭”系列的发布,不仅是一个产品的上市,更是一种理念的传达:现代农业可以是艺术的、科技的、生态的,正如那碗冒着热气的米饭,简单中蕴含着无限可能。在这片金色的田野上,我们看到了农业的未来——它既扎根泥土,又仰望星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