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质疑西贝使用高价预制菜引发舆论风暴,致西贝营业额暴跌、老粉退卡,最终以西贝致歉并承诺整改告终。
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与同事在北京西贝莜面村用餐后,在微博上发表感言:“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贵得离谱,让人感觉很恶心。”这条不足百字的微博,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餐饮界掀起滔天巨浪。

48小时内,西贝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各减少100万元;72小时后,预计损失扩大至200-300万元。曾经一位难求的西贝门店,如今在饭点时段门可罗雀,多年老粉纷纷退卡,家长怒退充值卡。
01 一条微博引发的餐饮界“地震”
罗永浩的吐槽并非普通消费者的随口抱怨。作为网络顶流,他的每句话都能引发广泛关注。这条关于西贝使用预制菜的微博迅速登上热搜,阅读量瞬间突破亿次。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迅速作出强硬回应,连用三个“一定”表明要起诉罗永浩的决心。“西贝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贾国龙的信誓旦旦反而让事件进一步发酵。
罗永浩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开启“战斗模式”,在微博上连发15条内容回应贾国龙,并悬赏十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将这场风波推向高潮。
02 消费者用脚投票,西贝遭遇空前危机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消费者开始用脚投票。全国各地西贝门店生意明显冷清,以往饭点熙熙攘攘的场景不再,多地门店出现服务员比顾客还多的尴尬局面。
一位带着孩子用餐的母亲告诉记者:“本以为贵就是安全,结果贵得像个笑话。”许多家长纷纷退掉之前办理的充值卡,西贝多年来建立的“家庭友好餐厅”形象受到严重冲击。
贾国龙透露,9月10日和11日,西贝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各减少100万元,到了12日,预计损失扩大到200万至300万元。这场风波对西贝的打击可谓空前。
03 西贝紧急自救,开放后厨难挽颓势
为自证清白,西贝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9月12日,西贝在官方微信发布致顾客信,详细还原了罗永浩所点13道菜的工艺流程,并附上“作业指导书”。
更令人惊讶的是,西贝宣布全国门店开放后厨参观,只要顾客登记信息并穿戴防护装备,就能进入厨房观看菜品制作过程。此外,西贝还上线了“罗永浩菜单”,承诺不好吃不要钱。
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立即挽回消费者信心。罗永浩在多个平台同步开播,直播背景板上写着“不反对预制菜,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展示了西贝食材包装照片,包括保质期长达18个月的冷冻鱼和添加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的牛肉。
04 行业大佬纷纷站队,国家标准迎来进展
这场风波迅速波及整个餐饮行业。巴奴、吉祥馄饨、朱光玉火锅等企业高管连夜力挺西贝,而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表态和删除更是掀起新的话题。
与此同时,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传来新进展,已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罗永浩第一时间转发,称“太好了,万众期待!”
或许是看到事情有了新的转机,当晚,罗永浩宣布“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然而,9月15日凌晨,罗永浩又喊话贾国龙,要求网络直播平台对话,起因是有网传贾国龙在某微信群中称罗永浩是“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
05 西贝致歉承诺整改,老粉退卡成趋势
在巨大压力下,西贝于9月15日中午发布致歉信,表示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全国门店会在10月1日前完成9项调整,包括将儿童餐牛肉饼调整为门店现做、烤羊肉串调整为现切现串现烤等。
尽管如此,多年老粉纷纷退卡的趋势仍在继续。一位从2015年就是西贝会员的顾客表示:“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是不能接受以现做价格卖预制菜还死不承认的态度。”
傍晚,罗永浩决定放弃起诉贾国龙,但表示会继续监督西贝后续调整。这场持续五天的风波暂时告一段落,但留给西贝和整个餐饮行业的思考却远未结束。
西贝事件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餐饮行业在预制菜时代的困惑与挣扎。消费者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而是不能接受信息不透明和高价低质。
这场风波也预示着餐饮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那些坚持诚信经营、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品牌将脱颖而出,而那些依靠信息不对称获取暴利的企业终将被淘汰。
企业家玩互联网,不是比谁嗓门大,而是比谁脸皮薄。放得下身段,才能扛得起品牌。否则,下一顿“预制菜”,可能就是你的“告别宴”。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