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高调宣称欲重返阿富汗并觊觎格陵兰岛,引发北约内部分裂与国际局势紧张,其领土野心面临重重阻力。
一场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掀起的风暴,正再度席卷国际政治舞台。他先后将目光投向五个国家的领土——从加拿大的边境、墨西哥湾的控制权,到巴拿马运河的军事威慑,再到远在北欧的格陵兰岛,以及近日突然提及的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特朗普似乎正在用一场又一场“领土宣言”,向世界宣告他的强势回归。而这一次,他甚至把矛头再次对准了阿富汗。
一、“我们准备把它拿回来!”特朗普的重返阿富汗计划
9月19日,特朗普在一场记者会上猛烈批评拜登政府从阿富汗撤军的决定,称其“白白将战略要地送给塔利班”。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有意重新控制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并透露其团队已为此“筹备数月”。
这一发言迅速引发震动。要知道,正是特朗普本人曾在任期内推动美军撤离阿富汗,强调“结束无休止的战争”。如今的他却一改此前立场,甚至表现出强烈的军事回归意愿。
二、地缘棋局:为什么是阿富汗?为什么是现在?
特朗普之所以突然“重新发现”阿富汗的价值,根本原因在于其独特的地缘位置。
位于中亚腹地的阿富汗,被称作“亚洲的十字路口”,与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多个大国毗邻。而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更曾被美军视为区域情报与作战的关键支点。特朗普毫不掩饰其战略意图,称该基地“距离中国核设施仅一小时航程”。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的真正目标并非塔利班,而是中国。他希望通过在阿富汗重新建立军事存在,构筑对华战略包围网的一环。
三、格陵兰岛:另一个“不可能的目标”
阿富汗并非特朗普唯一的野心所在。
他多次公开表示对格陵兰岛的兴趣,甚至暗示“不排除动用武力”。这座世界最大岛屿不仅拥有大量稀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更是控制未来北极航线的战略要地。谁能掌控格陵兰,谁就在北极竞争中占据先机。
然而,特朗普的“购岛计划”遭到丹麦的坚决拒绝。作为回应,北约多个国家近期在格陵兰举行“北极之光2025”联合军演,德国、法国、瑞典、挪威均派兵参加,而美国——并未在受邀之列。
四、北约内裂:欧洲正在对美国失去信任?
此次北约军演明显传递出一个信号:欧洲不再无条件跟随美国。
尽管丹麦是北约创始成员国,但特朗普的言论与行为已迫使欧洲重新思考安全自主性。丹麦国防大臣特林·布拉姆森(Trine Bramsen)直言:“当前格陵兰周边威胁等级正在上升。”这句话,几乎明显是说给华盛顿听的。
特朗普的单边主义风格,不仅激怒了传统盟友,也正在推动欧洲走向更独立的防务道路。
五、重返阿富汗?现实可能比想象中残酷
尽管特朗普语气强硬,但真正重返阿富汗面临重重障碍:
- 塔利班绝不会妥协:他们已经控制全国,不可能允许美军重新建立永久军事基地;
- 国内民意强烈反对:大多数美国民众对阿富汗战争仍存阴影,不愿再见美军陷入“帝国坟场”;
- 国际舆论压力巨大:任何单方面军事行动都将被视作侵略,进一步损害美国信誉。
六、特朗普的真正目标:政治表演,还是战略布局?
有不少观点认为,特朗普近期一系列强硬发言,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
- 为选举造势,突出自己“强势领导人”形象;
- 攻击拜登外交软弱,巩固保守派基本盘;
- 试探国际社会反应,为可能的第二任期铺路。
但也不能忽视其战略层面的连续性。无论是格陵兰岛还是巴格拉姆基地,都显示出特朗普对“控制关键地带”的执着。
七、结语:强权游戏没有赢家
特朗普的领土野心看似突如其来,实则延续其“美国优先”的逻辑——通过威慑、交易和军事压力扩展影响力。
但从格陵兰到阿富汗,没有一个目标能够轻易实现。他的言论正在激起更多国家的警惕与抵抗,甚至加速传统盟友的离心。
一场由美国自己点燃的地缘博弈之火,或许正悄悄改写未来的国际秩序。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强权之下,没有真正的赢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