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柴怼怼”因销售三无茶饮、虚假宣传酒类功效及玉石造假,被刑事立案并罚款,终为欺诈行为付出代价。
曾经风光无限的网红“柴怼怼”,如今却沦为刑事立案的嫌疑人,这一惊天反转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玉石博主到茶酒商人,从拥有27.4万粉丝的网红到被警方带走调查的犯罪嫌疑人,柴向前的经历堪称一场网络时代的人性浮世绘。

一、虚假宣传:茶酒行业的“画皮”被揭穿
“柴怼怼”的商业版图扩张之路,正是他走向覆灭的开始。在茶饮领域,他宣称自家的排湿茶具有排结石的神奇功效,适合所有体质人群饮用,还打着“贵州大山原料”的旗号,营造出天然健康的假象。
然而实际情况令人震惊:这些茶饮连最基本的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信息都未标注,是彻头彻尾的“三无产品”。更可怕的是,这些茶饮中含有未经过处理的苍耳子——这种植物全株有毒,果实毒性最大,入药必须经过严格炮制去除毒性,且用量必须谨遵医嘱。
消费者的健康为此付出了代价。有人饮用后身体出现不适,甚至有人因此住院。2025年7月22日,其关联的平阳县小丫茶饮有限公司被处以22万元罚款,这只是惩罚的开始。
在酒业领域,“柴怼怼”同样肆无忌惮。他声称自家柴氏酒业的酱香型白酒具有抗癌、治疗高血压和高血糖等功效,还谎称酒是20多年前购进的。这种拙劣的虚假宣传最终让温州市柴氏酒业有限公司被罚款6000元。
二、刑事立案:实习生成举报英雄
真正让“柴怼怼”陷入绝境的,是他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犯罪行为。此案的突破得益于一位勇敢的前实习生“小鱼干”。
“小鱼干”在直播间工作期间,敏锐地发现了诸多问题,并暗中收集了大量证据。她联合受骗的消费者,向“柴怼怼”发起了有力反击。在消费者维权声浪和警方介入的双重压力下,2025年9月10日,“柴怼怼”等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平阳县公安局刑事立案侦查。
曾经在网络上怼天怼地、风光无限的“柴怼怼”,终于为他的狂妄付出了代价。
三、黑料频出:从抹黑胖东来到玉石造假
“柴怼怼”的黑料远不止于此。此前,他就因恶意抹黑知名零售企业胖东来而引发公愤。
胖东来作为河南零售巨头,以其优质服务和良好口碑深受消费者喜爱。而“柴怼怼”为了博眼球、吸流量,在社交媒体上公然宣称胖东来以低成本从玉石获取暴利,贬低其产品质量。
胖东来迅速反击,发布声明否认相关言论,并将其起诉至法院。经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魏都区分局检查,证实胖东来销售的和田玉进货手续齐全、定价合理。
“柴怼怼”因此被抖音平台封禁账号一个月,账号还被禁止关注。如今在抖音上已经搜索不到他的账号,这也是他为自己行为付出的初步代价。
更令人愤慨的是,他销售的玉石也存在严重造假问题。一款售价高达19800元的手镯,实际上是经过染色处理的,成本可能只有几百元。当消费者发现问题后,他才迫于压力给部分消费者退款。这种欺诈行为让他在网友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四、警示意义: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柴怼怼”案例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红经济蓬勃发展,但也出现了诸多乱象。一些网红为了追求流量和利益,不惜夸大宣传、造假售假,甚至公然违法。
此案提醒所有网络从业者: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同时也警示消费者:在面对网红推销时要保持理性,不要轻信夸大宣传,维护自身权益。
五、行业反思:网红经济的规范之路
“柴怼怼”事件反映出网红经济亟待规范的问题。目前网红带货、网红推销缺乏有效监管,一些网红利用自身影响力推销劣质产品,损害消费者权益。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红经济的监管,建立健全审核机制,对网红推销的产品进行严格把关。平台方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对网红账号进行严格管理,及时处理违规行为。
消费者也应当提高警惕,在购买网红推销的产品时要擦亮眼睛,保留好消费凭证,遇到问题及时维权。
结语:诚信经营才是长久之道
“柴怼怼”的陨落给所有网络从业者敲响了警钟:靠欺骗和虚假宣传或许能获得短期利益,但最终只会自食恶果。只有诚信经营、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实现长远发展。
如今,我们静待法律的公正判决。此案必将成为网红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行业走向更加规范、健康的未来。
网络时代,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是网红还是普通用户,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坚守道德底线,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