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男子支付13万彩礼后,发现妻子隐瞒十年精神病史,法院判决撤销婚姻并返还彩礼,但女方拒不执行,男方被迫送外卖偿还结婚债务。
“我送一天外卖,能挣80块。要还清13万的债,得跑整整1625天。”
河南濮阳,35岁的栗先生望着手机里的订单提示,苦笑着算了一笔账。
风里来雨里去的奔波,竟源于一场彻头彻尾的婚姻骗局。

2023年元旦,在家人催婚压力下,栗先生经人介绍认识了同村的赵女士。
两人匆匆订婚,女方提出13万元彩礼要求。
尽管家境普通,为成全这段婚姻,他四处举债凑齐这笔钱,满怀期待步入婚姻。
然而婚后不久,妻子情绪反复无常,时而亢奋时而抑郁。
在他再三追问下,对方才坦白:自己患有精神疾病长达十年,常年依赖药物控制,甚至每年领取低保维持治疗。
那一刻,栗先生感觉“天塌了”。
▍法律维权:撤销婚姻获支持,彩礼返还却遇阻
今年3月,栗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女方婚前故意隐瞒重大精神疾病,已构成欺诈,依据《民法典》第1053条,判决撤销婚姻关系,并要求女方返还13万元彩礼。
然而,面对判决,赵女士仅冷冷回应:“钱早花完了,退不了。”
一纸胜诉判决,成了无法兑现的空文。
▍送外卖还债:风中奔跑的离婚男人
为偿还结婚欠下的债务,栗先生注册成为外卖骑手。
每天工作12小时,穿梭在大街小巷。
“最高一天送过57单,爬了28层楼,赚了208块。”
他擦着汗说,“欠亲戚的钱不能不还,再难也得扛着。”
▍婚姻打假:多少悲剧源于“婚前不了解”
这起事件并非个例。
据某地法院统计,2024年已审理因婚前隐瞒疾病而撤销婚姻的案件17起,其中涉及精神类疾病的占比超六成。
“许多人因年龄压力仓促结婚,缺乏必要了解。”法律专家表示,“婚姻撤销虽能恢复法律上的单身,但经济与情感的创伤难以弥补。”
《民法典》第1053条明确规定:
“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均属应当告知的“重大疾病”。
▍情感反思:婚姻的本质是诚信与责任
“彩礼已花光”的冷漠回应,折射出对婚姻的轻蔑与责任的缺失。
婚姻不仅是法律的契约,更是情感的盟约。
任何一方的刻意隐瞒,都是对另一方知情权的剥夺,也是对婚姻神圣性的践踏。
专家提醒:
婚前应主动交换体检报告,坦诚沟通身心健康状况;
对突然闪婚、高额彩礼等异常情况保持警惕;
切勿因年龄压力或家庭催促而仓促结婚。
▍社会之问:如何让判决不再“执行难”?
此案暴露出司法实践中的痛点:胜诉容易执行难。
当彩礼已被转移或消耗,被执行人又无其他财产时,债权实现面临现实困境。
法律人士建议:
- 建立彩礼专项账户制度,避免资金混同
- 加强诉前财产保全意识
- 推动失信惩戒联动机制
——————————
💔 小编寄语:
婚姻不是赌局,不应押上全部身家去赌一个未知的结局。
在催婚的浪潮中,请记住:
良好的婚姻,前提是充分的了解;
幸福的底线,是彼此的坦诚。
愿每一个真诚寻找幸福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 温馨提示:如遇类似情况,可保留证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