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种植经验倾囊相授,让每个石榴都甜到心坎里
白露后果农三招防虫护果:雨后速防病、糖醋诱杀虫、控水保甜度,20天守护换来满园红宝石般的丰收。
2025年9月,河南淅川的石榴园里,果农老马望着逐渐泛红的果子却眉头紧锁。
就在上周,邻村张叔家的果园因一场秋雨爆发烂果病,30%的石榴腐烂落地,一年的辛苦险些付诸东流。“白露到采收这20天,才是决定丰收的关键!”老马掏出手写的种植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15年来与病虫害斗争的经验:“只要抓好这三招,亩产8000元不是梦!”

第一招:雨后24小时黄金期,给石榴穿上“防雨衣”
白露后的雨水,既是甘霖也是陷阱。
老马清楚地记得,去年9月12日那场雨后,他因外出耽误了打药,结果三天后果园里弥漫起烂果的酸腐味。“石榴干腐病和炭疽病扩散起来比火烧还快!”他指着果面上芝麻大的黑点解释:“这是病菌入侵的信号,三天内就会烂成一滩泥。”
实战口诀:
- 波尔多液护果术:按1斤硫酸铜+1斤生石灰+200斤水的比例配制蓝色溶液,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果面。“这层蓝色药膜就像给石榴穿上雨衣,病菌见缝插针的机会都没有!”
- 剪枝见光法:老马手持修枝剪,“咔嚓”几声剪除过密枝杈。“要让每个果子都晒到太阳,阳光是最好的杀菌剂。”他特意保留3-5个主枝,让树冠呈伞状张开。
- 地膜护根术:果树根部铺上黑色地膜,既能阻隔雨水溅起的病菌,又能保持土壤湿度。“去年铺膜的果园烂果率降低20%,果子还多长了大半圈!”
第二招:智斗“钻心虫”,给果柄戴上“防虫帽”
最让果农头疼的,是神出鬼没的桃蛀螟。
这种害虫的幼虫会钻进果心啃食,外表完好内里却布满虫粪。老马掰开一个受害石榴痛心地说:“去年200棵树因此少收500斤,今年绝不能重蹈覆辙!”
治虫三板斧:
- 糖醋酒诱杀计:塑料瓶里装入红糖2两+醋3两+白酒1两+水1斤的混合液,挂在树杈上。“这味道对人来说古怪,对成虫却是致命诱惑,10天能淹死上百只。”
- 药泥护柄术:用50%辛硫磷乳油与泥土调成糊状,仔细涂抹在果柄连接处。“就像给果子戴上安全帽,虫子根本无处下口。”
- 果断清园法:发现虫果立即摘除深埋。“千万别心软!一个虫果能孵化50只幼虫,必须斩草除根。”
第三招:增甜防裂“三不原则”,霜降采摘甜度爆表
最后20天的管理,决定石榴的甜度与价格。
老马从筐里取出两个石榴对比:早摘的果实酸涩寡淡,霜降后采摘的却甜如蜜糖。“秘诀就是守住‘三不’底线!”
丰收终极秘诀:
- 不浇大水:成熟期浇灌易导致裂果。“干旱时用瓢沿树根细水慢灌,模拟‘润物细无声’的秋雨。”
- 不施氮肥:老马抓起一把磷酸二氢钾:“这时候施尿素会让果子贪青,改用叶面喷施磷钾肥,糖度能提升5度。”
- 不早采摘:他轻捏一个微软的果实:“要等果底色转黄、果嘴微微张开,手感似熟透的西红柿时才是最佳采收期。”
结语:像待嫁闺女般呵护,回报是满园红宝石
夕阳西下,老马在果园里边走边检查每个果实。
他说管理石榴就像照顾待嫁的闺女——剪枝是为她梳妆,喷药是为她添衣,控水是为她保持最佳状态。“等到霜降后,这些‘红宝石’会用甜蜜回报你的付出。”
他的手机不时响起,都是果农咨询防治技巧。
老马总是耐心解答,最后不忘叮嘱:“种地不能光靠老经验,要像对待孩子一样观察果子的变化。它们发出的每个信号,都是丰收的密码。”
望着漫山遍野的红石榴,老马的笑声在果园里回荡:
“记住这三招,明年这时节,你的石榴也能甜到流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