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串串店老板娘为117元逃单报警,40分钟追款波折引发全网声援。”
2025年夏末的重庆,一家串串香店里烟火气正浓。老板娘迪姐在灶台前忙碌着,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她不会想到,这个平凡的夜晚,将会因为一桌客人的逃单行为,引发一场关于诚信与尊严的拉锯战。

一、四个悄然消失的身影
当晚生意格外红火,迪姐忙得脚不沾地。就在她转身备菜的间隙,一桌客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座位。等到迪姐回过神时,只剩下满桌狼藉和117元的未付账单。
监控录像记录下了令人心寒的一幕:四位客人一个接一个溜出店门,彼此掩护,显然是有预谋的逃单。117元,对于有些人来说不过是一杯咖啡的钱,但对小本经营的串串店而言,这是300个签子的利润,是一位兼职员工一天的工资。
二、一个坚决的报警决定
在场的顾客看不下去,建议报警处理。这个建议让迪姐犹豫了片刻——为了一百多元报警,会不会被说成“小题大做”?但她很快坚定了信念:“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这是原则问题。”
报警后,对方的反应出乎所有人意料。不仅质疑迪姐的身份,甚至对警察的身份也表示怀疑,言语间充满侮辱。这种态度,让一场简单的追款事件升级为对公序良俗的挑战。
三、40分钟的尊严拉锯战
随后的40分钟,成了意志的较量。对方先是矢口否认消费金额,声称“不可能吃这么多”;在被告知有监控证据后,又要求出示付款码;当迪姐解释店内是扫码收款时,对方继续设置障碍。
最终在警方协助下,对方极不情愿地转账110元,故意少付7元。此时的迪姐已经精疲力尽,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结果:“不是不想要那7块钱,是真的耗不起了。”
四、网友力挺与“格局”之辩
事件曝光后,绝大多数网友力挺迪姐。有人算了一笔账:串串店利润率低,117元可能要卖300个签子才能赚回来;更有人指出:“今天纵容117元的逃单,明天就可能出现更多的模仿者。”
也有少数声音质疑“为百元报警太小气”。对此迪姐坦然回应:“遇到真正有困难的人,我可以免费请客。但故意逃单的行为,一分钱都不能让步。”
五、小生意背后的大道理
这家串串店只是重庆千万小店中的普通一员,但这件事却折射出当下社会的诚信困境。据餐饮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全国餐饮业因逃单造成的损失超过2亿元,平均每店每年损失约3000元。
更令人忧心的是,逃单行为正在呈现组织化、技巧化的趋势。从单人逃单发展到多人配合,从趁乱溜走到质疑报警,这些行为正在挑战商业社会的诚信底线。
六、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思考
从法律角度,逃单行为涉嫌诈骗,公安机关完全可以依法处理。但现实中,由于单笔金额较小,商家往往选择忍气吞声,这反而助长了不良风气。
此事件中警方的积极介入值得称赞。虽然金额不大,但维护的是整个商业环境的公平正义。正如一位律师所说:“今天为117元出警,明天就能避免1700元的损失。”
七、餐饮人的心声与期盼
事件过后,迪姐在店里贴出了告示:“本店支持困难人士免费用餐,但坚决依法处理逃单行为。”这个举措获得了顾客的一致好评。
许多餐饮从业者表示,他们不怕亏钱请客,但无法接受被欺骗。正如一位老厨师所说:“我们愿意给需要帮助的人送上一碗热饭,但不能接受被人当傻子耍。”
八、构建诚信社会的微光
这个117元的故事,最终有了一个温暖的结局。在网友支持下,迪姐的生意比以前更红火,很多人都专程来店里消费,用实际行动支持这份坚持。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引发了社会对诚信问题的大讨论。有消费者发起“不逃单”倡议,有商家推出“诚信就餐”活动,这些微小的努力正在汇聚成重建诚信社会的力量。
尾声:117元的价值
117元,可能不够四个人吃一顿大餐,却足以检验一个人的诚信;
117元,可能不够买一件名牌衣服,却足以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尺度;
117元,可能不够支付一位员工的日薪,却足以展现一个时代的道德水准。
迪姐说:“钱追回来了,但更让我高兴的是,大家都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是的,这不再只是117元的故事,而是关于我们如何守护社会诚信的故事。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