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在马桶边”:柯文哲法庭自述三百六十五天的禁见生活

柯文哲出庭自述被关押一年:10平米房间24小时禁见,每日睡马桶边,质疑司法公正。

2025年9月4日,台北地方法院的延押庭上,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用平静却沉重的语调,讲述了他被羁押一年来的生活细节。这位曾经的政治明星,如今在法庭上坦言:“收押禁见不一样,24小时被关在一个10平方米的房间内。”

“门上的铁窗只有点名才打开,只剩送饭口,要趴下来才能看到走廊的小角落。听到声音、看不到人。”柯文哲在法庭上这样描述他的日常生活。整整一年,他几乎没有与人正常交流的机会,这种极致的孤独感,足以摧毁任何一个坚强的人。

最令人心碎的是他关于睡眠环境的描述:“每天睡在马桶旁边,戴口罩睡觉。”这句话让坐在旁听席上的妻子陈佩琪瞬间泪崩。谁能想到,这位曾经执掌台湾最大城市的前台北市长,如今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度过每一个夜晚?

柯文哲在庭上坦言,直到经过一年的慢慢听庭、看笔录,他才逐渐拼凑出京华城容积率案的来龙去脉。他强烈质疑司法程序的公正性:“一些媒体为什么有检察官尚未提出的证据?检察官勾结特定媒体一起沦为政治打手,成为本案中不争的事实。”

这位前台北市长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愤懑:“民进党你们想太多了,这样把所有人都抄家,到底查到什么?”他表示,自己与妻子、三个子女,甚至助理都遭到“抄家”式的调查,然而一年过去了,似乎并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

但即便在如此困境中,柯文哲仍试图从中寻找某种意义:“让我被关押一年也好,让我看到台湾最底层、最边缘的人,看看台湾黑暗的样子。”这句话道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反思,也折射出台湾司法和政治环境的复杂现实。

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在得知情况后公开为柯文哲喊冤,强调“司法必须独立公正,绝不能以羁押取供”。这番话不仅是对个案的评价,更是对台湾司法体系的警醒。

律师叶庆元从专业角度分析称,以柯文哲所涉罪名,一审最多羁押15个月。这意味着即使这次继续被羁押,时间也不会太久。但同时他也指出,理论上二审可以继续羁押,这为案件的未来发展留下了悬念。

合议庭在听取陈述后表示不实时裁定,将在近日再作决定。这意味着柯文哲还要在“马桶边”度过更多个夜晚,继续他的禁见生活。

这个故事不仅仅关乎一个政治人物的命运,更折射出司法与人权、政治与正义的复杂关系。当一个社会的知名人物都能遭遇如此待遇时,普通民众的权益又将如何得到保障?

柯文哲在法庭上拭泪的画面,他妻子在旁听席上痛哭的场景,都在提醒我们:无论一个人身份如何,基本的人权尊严都应该得到保障。司法固然需要独立公正,但也不能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这起案件已经超越了柯文哲个人,成为检验台湾司法公正性和政治文明程度的一块试金石。其结果将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命运,更将影响整个社会对司法的信任和对正义的信念。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