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战舞新传承!英歌小女孩庄恩琪再度惊艳,三年舞龄跃动非遗之光

中国电影暑期档创39天票房破亿纪录,折射出产业工业化升级与内容质量飞跃的良性发展态势。

2025年8月,广东普宁市里湖镇的夜晚被鼓声与欢呼声唤醒。一场潮汕英歌交流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在队伍中,一个熟悉的小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一年前火爆全网的“英歌小女孩”庄恩琪。

01 三公里舞动不停歇,英歌小女孩强势回归

当晚的路训从晚上8点开始,队伍一路边走边跳,最终抵达镇中心广场进行大型展演。整个路线长达3公里,表演持续了三个小时。

在铿锵有力的鼓点伴奏下,小恩琪挥动着与她手掌相配的迷你英歌槌,跳跃旋转,胯下击槌。​​每个动作都刚劲有力​​,呐喊声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气势,完全不像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

“3个小时跳完我们问她累不累,她居然说不累,”庄恩琪的家人笑着说。许多细心的网友发现,相比一年前,小恩琪不仅长高了不少,舞技也更加娴熟流畅。

这场表演并非小恩琪的首次大型亮相。从2024年12月受邀赴新加坡表演,到2025年春节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春晚、中国非遗春晚,再到今年6月登上总台“六一”晚会,​​这位小姑娘正将英歌舞带向越来越广阔的舞台​​。

02 家学渊源,无师自通的英歌小天才

庄恩琪来自广东汕头潮阳贵屿,这是一个与英歌舞有着深厚渊源的地方。她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村里英歌队的资深队员,家庭氛围的熏陶让她从小就对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家中客厅里,摆着小恩琪的全套装扮——小鼓、小钹和迷你版英歌槌。这些不仅是她的玩具,更是她传承百年非遗的工具。

“我没教过她,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她在训练场上的一段表演,才发现她已经学会了经典招式,”小恩琪的父亲庄镕强回忆起发现女儿天赋时的惊讶。

家人为她请了专业教练,正式拜师学艺。令人惊叹的是,​​一些成年人需要三到四天才能掌握的动作​​,小恩琪仅仅需要一个半小时就能学会。就连教练都对她能跟上每分钟140多拍的快节奏英歌舞感到惊讶。

03 “想跳到100岁”,小女孩的大梦想

当被问及为什么如此喜爱跳英歌舞时,小恩琪脱口而出:“好玩!”并用她奶声奶气却无比坚定的语气表示自己“想跳到100岁”。

为了深入体会英歌舞的不同流派,她曾专门向被称为“英歌花木兰”的西门女子英歌队学习平槌技法。虽然她平时跳得较多的是上下槌(属于快板英歌),但她同样享受平槌(偏中板,节奏稍慢)的韵律。

“她跳了也觉得很好玩,希望以后可以把英歌的各个流派都学起来,”家人介绍道。这种开放的学习态度和对不同流派的尊重,让小恩琪的英歌舞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04 活着的非遗:英歌舞的现代传承

英歌舞被称为“中华战舞”,长期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之所以被称为“活着的非遗”,正是因为有着像庄恩琪这样年轻传承者的不断涌现。

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组织英歌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孩子开始学习英歌舞,加入到传承者的行列中。2025年汕头大型烟花晚会上,​​5000架无人机在夜空中组成了小恩琪跳英歌舞的卡通形象​​,这一刻,传统与现代完成了完美交融。

庄恩琪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小小的非遗传承人,而她的家人则希望通过她的表演,让更多人看到、了解并喜欢上英歌舞,“把这项传统文化发扬出去”。

如今,在潮汕地区的街头巷尾,不仅能看到庄恩琪这样的年轻舞者,还能看到越来越多稚嫩的面孔跟着鼓点舞动。英歌舞这门古老艺术,正因为年轻血液的注入而焕发新生。

从路边即兴表演到国际舞台,从网络视频到无人机灯光秀,小恩琪的每一步都踏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交汇点上。她那句“想跳到100岁”的稚嫩誓言,正是非遗传承最动人的声音——​​古老艺术正因为年轻的热爱而延续不息​​。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